拉丁美洲政治與宗教正在融為一體
|
 |
朱易
10/25/2006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在聯大嘲笑布希爲“惡魔”,轟動了世界,美國朝野都痛罵他,但又奈他不何,因爲一來委內瑞拉有石油,富可敵國,二來,查維斯在國內實行基督教左派的社會政策,爲廣大窮人提供醫療保險,社會福利,他甚至還爲紐約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的保暖油,因此民意頗高,政權穩定.
查維斯到處演講,常常更象一個佈道家,爲要幫助更多的窮人.實際上,種種跡象表明,在拉丁美洲,政治與宗教不是在分離,而是越來越緊密地溶合在一起。
許多政治人物公然聲稱,教會決不能與社會隔離,因為教會有向社會傳福音建立神的國的使命。這與拉丁美洲的樣板美國的情況正好相反。
拉丁美洲的基督教氣氛濃烈的原因之一是,拉丁美洲的基督教.天主教人數的比例比較高。
比如瓜地馬拉福音派占總人口的40%,撒爾瓦多的基督徒占總人口的25%,而在巴西基督徒的比例也有15%。
因此,在這些國家,如果能得到基督徒支持,在政壇上出頭就比較容易,當然也有不少基督徒為了福音使命投身政壇。
有不少候選人把“牧師”或“主教”作為頭銜放在選票上,以爭取基督徒們的支持,這在美國是難于想象的。
在美國基督徒政治人物大多數盡量淡化他們在選民心中的宗教色彩,以獲取公平的形象。
但拉丁美洲,在候選人的名字後面加上“牧師”.“主教”的職位,支持的人會更多。
拉丁美洲的基督徒的政治色彩 與美國的基督徒色彩傾向右派的共和黨不同的是,拉丁美洲的基督徒的政治色彩是在左.中.右全有,完全是依據不同的國情而定。
長期以來,拉丁美洲受到左傾思想的影響,以及解放神學的興旺,拉丁美洲的許多基督徒中有許多人持有這種原則要求政府必須消滅貧窮,幫助軟弱者。
因此他們傾心的政府政策中,有提高最低薪資,為工人和政府公務員提供退休金,為公共教育和衛生提供更多的撥款等等。這些觀念與美國民主黨人的觀念十分相似。
雖然大多數的拉丁美洲的基督徒的政治色彩以左傾為主,但在一些議題上如同性戀.墮胎等,基督徒政治人物已經運作通過了比美國更為保守的法律,因此,以左.右來劃分拉丁美洲的基督徒其實并不十分恰當。
巴西的例子 在巴西的政壇上影響力日深的基督教教派是五旬節教派,它有超過一千萬的會友,主要教會不但在國會內有足夠的席次,同時也是巴西媒體的主要持有者,擁有的電視和廣播臺。
在十六個省份內,擁有超過58家的電台,當然基督教的觀點也就成為主流的觀點,而教會也致力于把基督教版圖與政治圖融為一體。
雖然一些基督徒政治人物強調教會的作用,含有私心的成份,但教會支持政治人物卻是出于教會自衛的需要。因為教會要防止政府的對宗教的限制走得太遠。
比如在去年,福音派基督徒議員就團結一致,修改了一些法律,防止政府在未來干預教會應如何收取“十一奉獻”的可能性。
對于一些有可能阻礙教會建新教堂的都市發展規條,在福音派基督徒議員的合力運作下,也被一一取消。
有時候,小的教派也可能成為目標,比如當天主教想把天主教聖徒的記念日變成固定國定假日時,就會受到來自基督徒的議員的強大壓力。這與他們神學觀點有關。
基督徒引用使徒保羅書信中所寫的“眾聖徒”,稱基督徒都是聖徒,而不是象天主教的聖徒是天主教徒死後,且得蒙教皇封後,才成為聖徒。
許多高級政府官員,乃至總統都是福音派基督徒。因此許多行政法規也是有利于福音傳播的。如在公立學校中放置聖經等等。
未來發展 巴西的這種政治與基督教溶為一體的特色,是整個拉丁美洲的一個縮影,有學者指出,有理解巴西的政治,就得理解巴西的宗教狀況,不了解巴西的基督教,就無法了解巴西的政治。
在未來的五十年內,巴西乃至整個拉丁美洲的政治,基督教的色彩有可能會越來越濃。
據估計,到2050年,一半的巴西人將是基督徒,而整個拉丁美洲的基督徒人數也在快速成長。這與過去十幾年的拉丁美洲的福音大復興運動有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