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一粒麥子不死
 
 一粒麥子不死  .
 

小野鴨
7/1/2008


一粒麥子不死
/小野鴨


帶三個孩子雖然疲憊,但最快樂的時光應該是每晚與孩子們個別的故事書時間了。

每到這個時間,孩子總會乖乖待在房間等候他們自己所選擇的童書,我這老媽便開始使出唱作俱全的所有本事,不但要在短短的故事中吸引住孩子的目光,還得察言觀色他們的疲憊狀態,若有餘力我們便藉由書中的故事,分享彼此的生活經驗。

三個孩子中最讓我棘手的莫過於大兒子,他雖然常在畫畫裡找到成就感,但因注意力的困擾,一會兒工夫就對書本失去了興趣。

這份天生的氣質,讓他與其他孩子不同。上課總會研究橡皮擦、尺、窗外、小紙條、或是天花板上的電風扇,這對於大班制的老師可真是莫大的“不尊重”,對班級的同儕也是一種讓人分心的負擔。

漸漸的孩子被排擠了,剛開始是老師的體罰與忽略,漸漸的同儕間也不喜歡和這個有特殊標籤的孩子玩在一起。終於有一天孩子打電話給我:「媽媽,我不想上學了!在學校好無聊都沒有人和我玩。」

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惡夢卻讓母子倆身心俱乏。

經學校轉介到醫院,所有從沒聽過的新名詞讓這孤陋寡聞的媽媽一時間裡真不知所措:
資源班、過動症、學習障礙、魏氏評量110、每天得服用利他能。
又說他的智力能在大班級上課,又為何要我們整天待在資源班?
又說他是輕度的過動,為何老師要給他安排特別座?
又說不吃藥也沒關係,那為何學校的老師說若不吃藥,就請家長陪讀一整天?

這一連串的大問號,讓我們不得已轉了一間又一間的學校。除了陪道歉還是道歉,兒子的眼淚伴隨著兒子的標籤與日俱增,而留下了許多『我 不能』的印記。漸漸的他離開了人群選擇孤立,漸漸的他也變得不愛唸書了。

直到國中的第三所,他遇到了一個很棒的老師,他告訴孩子『你是可以的』『你不是異類,不是害群之馬,你只是不一樣,不一樣有甚麼不好,這意味著你【可以】發展的空間比別人多很多!』。

之後,他的連絡簿彈性的可以用畫的;在晚自習,他可以在角落裡看昆蟲百科;甚至他天馬行空的作文表達方式被老師所鑒賞,還公佈在佈告欄裡;讓他參加漫畫比賽也得到全校第一。

這段時間雖然不長,但孩子的信心卻獲得異常的啟發,也讓這個擔心過頭的媽,終於理解到與其看到他的缺點,還不如用放大鏡找到他的優勢慢慢的啟發他。

還記得國中的最後一所學校,畢業前,兒子買了一本書叫《阿喜、阿喜壞學生》,他認真的看完它,靜靜的將它收藏在角落裡;而這個愛哭的老媽,總在看完後哭到一個不行。

想到原本在學校闖了禍,老師不給畢業證書的:
正值青春期又加上原本就衝動的個性,和別人起了衝突,的確是不對的。
我到了學校,看著老師指證歷歷的說著他的不是,事後還說這個孩子將來不會是善類。
我看到孩子的失望與憤怒,看到他即使憤憤不平還是不放心的陪著我到校門口。

我知道我得有所做為,雖知會碰釘子,但還是在孩子放學後與孩子談好,為自己負責:打電話與家長道歉。雖然對於所受的責難還是難以承受,但是我們選擇共同面對它。

雖然倆人哭到崩潰,到了晚上還是選擇語氣柔和的對孩子說:
『兒子,雖然大家都說你不好,但媽卻相信你的本性善良,我們努力證明我們絕對不會是他們說的那樣好不好?』

兒子擦乾了眼淚,似乎找到一線希望似的,點了點頭:
『好!我們就讓他們嚇到,證明我們可以做得這麼好,考上好學校證明他們是錯的。』

雖然身為母親,心底那把價值觀的尺從未改變,但他是你的孩子卻不是你,你得順著他的思考方式,再擇日讓對的思想在他心底潛移默化,而不是將他推得更遠。

進 入高中後雖然還是和一般孩子一樣有許多的問題,像是沉迷電腦、罷課、與家人衝突,但漸漸的我已調適好自己,幫助他成長,讓他能夠有機會發展獨立的自我。即 使他有時不夠尊重我,我也會當他是個大人:『這是媽媽的電腦,在這個時間我必須要關機,不只是你,我們全家人都需要遵守。』

孩子會耍賴,但身為父母的我們,仍需語氣柔和並堅定的告訴孩子我們的規則。
但也不要忘記他已是獨立的個體了,有些大方向把持住就好,他得需要時間去發展他自己的個性。我們不也是還在學習嗎?
孩子也需要時間去體認錯誤與挫敗。就像是學開車,若是太過不放心了反而會失去學習的信心。

還記得在不久以前與兒子的那場戰爭,雖然對我撂下了狠話,說我們今後個走個的•
聽到這些話的確讓我傷心透頂,但我決定還是謹守一個身為母親該守的份紀:
竭盡所能的讓他感受到家庭對他不變的愛,然而某些堅持仍是不變的。
兩天下來,兒子坳不下了,還是選擇以尊重的方式對我說話。
我想著親朋好友的孩子在這個階段,不是整天沉迷電腦、要不就追求名牌學時髦,甚至有的直接到網咖,在學校打架鬧事,翹家甚至還有更多惱人的問題。

同樣是不愛唸書,但孩子休假時必須要協助家裡的工作;學校的比賽與檢定他都全力以赴。
雖然外表仍是一付玩世不恭的樣子,但他卻在部落格中知道父母為他所做所與付出的,他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
甚至孩子還會力勸其他的同學一定要戒煙,因為他的姑媽是肺癌死去的!

想到此,念頭一轉,其實孩子還是有許多難能可貴的地方。

當犯錯時,孩子最需要有家的靠岸,只要為人父母者不斷的給孩子信心與希望,那麼將殘的蠟燭,會因你的不放棄,而成為孩子在茫然中的一盞明燈。

即使孩子仍有許多不足,但生命從不會停止給他時間學習的機會;
只是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擁有愛和歸屬感,這會讓他成為自己的核心思想,未來人生規劃儘管不同,相信也會以此做為一個中心的出發點。
想到過沒幾年孩子即將成年,再過幾年他也將會思考成家立業的事,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會結出許多子粒子來。』〈擷取聖經約翰福音的一段話。〉

相信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

/本文摘自小野鴨網誌《一粒麥子不死》

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未經許可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