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腦筋轉轉彎 (1)

沈賢林
[飛揚雜誌]
5/26/2004


有一本教繪畫的書,書名是《用右腦畫圖》(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作者佩蒂愛德華(Betty Edwards)提到她教繪畫時有趣的經驗,她說她不了解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開始學習描繪畫圖時都有困難:給學生一張畫好的人像畫,讓他們照描畫一張,可是畫起來就是不像。有一次,實在沒辦法,她乾脆叫學生把人像倒過來,倒著畫,看看學生會畫出什麼樣的圖來。結果,出乎意料的,學生反倒描繪出非常相像的圖。
為了解釋這奇怪的現象,她就提出「用右腦畫圖」的理論。她說,人的左腦是儲存累積經驗和知識的,畫圖時,雖然是看著圖描繪,但左腦如果在潛意識裡,告訴我們人的眼睛、鼻子、臉型該長的樣子,那眼睛就無法發揮功能,仔細觀察由光線造成而表現在圖上的細膩線條。但是人像顛倒過來時,左腦就被愚弄,不再知道要畫的是什麼。舊有的知識和經驗不再適用,不再支配我們,眼睛倒變得敏銳,右腦就把眼睛所看到的忠實地畫出來。如此的畫法,叫做「用右腦畫圖」。

佩蒂愛德華的理論很有意思,因為不單是畫圖,很多時候,過去的經驗和知識,的確是觀察和創意發揮的阻礙。要超越傳統的限制,就要學習不用左腦,而用右腦來看問題和思考。下面是一個例子。

猶太婦人和小販

有一次,一個猶太婦人和一個小販起了爭執。婦人向小販買一個三塊錢的東西,她說付了小販二十塊錢,小販卻僅找給她七塊錢。而小販堅持婦人給他的,不是二十塊錢,而是十塊,所以,找給她七塊錢是理所當然的。婦人和小販都沒有犯罪記錄,兩個人看起來也都是安份守法的公民。沒有人證,如何才能知道是婦人的話對還是小販的話對呢?

猶太人遇到糾紛時,常常請拉比作判決。拉比判案,不需要律師或陪審團,但是一旦判決,就是最後決定,不能上訴,所以判案一定要公正合理。三個被請來判案的拉比討論許久,最後想到一個值得一試的方法。

美國法庭審判的時候,證人要手按在聖經上,宣誓所要講的句句都是實言。三個拉比想到的方法是,讓婦人和小販宣誓時,單獨地在一間房間裡,跪著禱告發誓所要講的句句都是實話,最後要以嘴親吻一下放在桌上的聖經,代表在自己的誓言上蓋了印。

三個拉比的計劃是,事先佈置好宣誓的房間,在角落只點一根蠟燭,讓房間相當昏暗,而且在聖經上薄薄地灑上一層灰。

審判當日,小販先進入房內宣誓,他出來後,輪到婦人進入宣誓
。兩人都出來後,拉比首先問他們是否都按指示吻了聖經,準備講實話。兩人都回答說是。然而小販的嘴上乾乾淨淨,而婦人的嘴唇上有薄灰。案子不判自明,三個拉比當場宣告判決。小販也心服口服,願意接受懲罰。

境相轉移

三個拉比高明的判案方法,並不是靠參考判例,或憑知識或經驗就可得來的。用佩蒂愛德華的理論來說明,那是「用右腦思考」的結果。比較正式的說法是“aradigm Shift”,飛揚雜誌翻為「境相轉移」(請見飛揚雜誌第七期,一九九九年四月,「境相轉移」一文。),是描述超出傳統模式、法則、典範,因而提高認知層次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人有這種能力,真是造物的奇妙。

愛因斯坦,因為能超越傳統牛頓物理力學的境相,提出相對論,因此窺探了宇宙時間與空間的奧秘,就深深為這種能讓知識跳躍的腦力激盪現象所感動,他說「對這一點,我認為我是深有宗教信仰的人(a profoundly religious man)。」人心靈的視野經歷境相轉移,便能提升到更高一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