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均自述(2008年9月3日)
10/30/2022




     家父李培天(號子厚又梓侯;字厚生)在龍雲先生任雲南省政府主席時曾任雲南省駐南京辦事處主任(1928-37)。抗戰軍興返滇後又曾任雲南省民政廳,財政廳廳長(1938-46)。 1948年遷居香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應周恩來總理之邀 以民革身份參與了第一次全國政治協商會議。 1950年代中期,到美國定居,隨後取得美國國籍。家父在滇產業十餘處,乃由人民政府接管。

     1980 年代初,中國 共產黨黨中央和國務院 制訂了落實僑務政策,允許歸還華僑在國內部份的產業。家母,李楊秀華,由她親姐,楊墨霞,姐夫,張墨濤(1926年即已經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地下黨員。解放後一直是全國政協成員)協助,開始提出產業歸還的申請, 但數度嘗試, 歷時數年, 不得要領 (若有必要, 本人可以提供一些細節)。家母在1980年代中期曾到 北京, 昆明 再度提出申請, 並與當時中央統戰部長 李定晤談過. 也與雲南省統戰部長 李瑾聯繫過, 中央推省, 省推中央, 仍未得要領。

     當中國剛解放 人民政府新成立時,在國際關係上卻仍面臨著若干西方國家的 “不承認” 政策, 這個局面持續了二十多年。本人雖身居國外, 對祖國卻非常關懷。當本人先後在耶魯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任教時, 曾與一些其他華籍學人 (包括何炳棣, 楊振寧等十餘人) 由表兄龍繩文聯繫, 協調, 本著建立中美友好關係的宗旨, 成立了第一個 ‘中美民間友好協會’。開始向美國朝野人士, 如國務院及其他政府部門官員; 國會參, 眾議員; 工商界; 學界等 作出有系統的遊說工作, 歷時數年。本人具體工作包括: (一) 與美國有關人士晤談, 堅決提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中國常務 (永久) 席位應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張。因本人在加州大學 (伯克里總校) 攻讀政治學時撰寫過 “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 一文, 常被推為遊說課題領導人.  (二) 經常去華盛頓, 紐約市 或 在電話上答复參, 眾議員及其他人士提出的大小問題, 並不時提供來詢人要求的參考資料。
 
     最終, 人民政府入了聯合國, 取得了安全理事會常務會員席位後, 本人等又積極為促進中美關係正常化 及 兩國早日恢復邦交 繼續遊說工作。當年接躅過的美國議員中至今尚有幾位 (如目前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拜登 Biden) 仍是美國政壇關鍵人物。幾天前正如本人所料,拜登已在民主黨全國兢選大會中 被選作本屆總統大選正式的副總統候選人。或許本人還有為祖國服務的機會吧。
(2008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