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陌生卻又再熟悉不過的名詞..
 
 期待蝌蚪變青蛙  .
 

小青蛙
8/30/2010


「ADHD」一個看似陌生卻又再熟悉不過的名詞…
/ 小青蛙
打從出生後我的生命就因為這個名詞而產生了不同的變化。


根據母親的轉述,從出生後我的作息就和其他孩子大不相同。最讓她感到辛苦的是從出生到滿月,每天半夜一定會爬起來哭上一小時才肯罷休。慢慢到了學爬的階段,卻幾乎沒有經過爬的階段,就會站會走了,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是警訊之一。

到了幼兒的階段,問題行為更加的明顯,除了話多到讓親戚們受不了外,無意造成的破壞行為也一一浮現:記得曾經出於好意想幫保姆洗米,竟天真的把洗衣粉放到米桶裡,結果當然是討來一頓打。家中的玩具、物品只要到了我的手上,就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支離破碎。在幼稚園的上課時間,總是會想盡各種理由離開教室,就是沒有辦法好好待在教室完整的上完一堂課。

好不容易到了小學階段,真正的考驗來了。新生報到當天,我就因為爬窗戶,而成為老師注意的對象。小學一年級的前半年,連絡本上總是充滿了紅字,內容不外乎是上課不專心、功課沒交、上課離開教室、和同學打架等等…每天都有不同的花樣。

但值得慶幸的是,我遇到一位細心的好老師。在20年前的小學教育裡,當「ADHD」還算是一個新新的醫學名詞,老師發現了這些問題,便請家長帶我到醫院診斷,當診斷結果一出來,從小到大所有的問題似乎都有了答案:沒錯,我是一個「ADHD」的孩子。就這樣和「利他能」當了六年的好朋友,當然用藥的期間,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會立刻消失不見,在學習上和人際上的問題還是屢見不鮮。

回想小學階段「寫功課」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在小一、小二時,往往別人花20分鐘可以完成的作業,我寫了3個小時還沒寫一半,在做什麼我也不知道,所幸這樣的問題在用藥後有大幅的改善,再加上老師的認同,小一、小二也就這樣快樂的渡過了。

而隨著課業難度的增加,問題又再度浮現,且變本又加厲。在功課寫不完的狀況下,我就會把聯絡本少抄一樣是一樣,以為這樣就沒事了,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後還是被抓包,然後就是一連串接踵而來的罰寫、補寫。再加上衝動的特質,上課時也特別愛說話、坐不住,又因為這樣,不是罰站就是罰寫,當然也影響了我和同儕之間的互動和學習的意願。小小年紀的我不知那來的勇氣,乾脆選擇完完全全不寫功課、罰寫也不寫了,反正寫也寫不完,到了現在才知道這是ADHD的孩子因為自我認同感的不足,而容易出現的自我放棄表現

這樣的日子一直到了高中才稍稍有了改善,因為國中時的成績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所以高中時只能讀職校,也因為讀的是幼保科,所學習的課程都是較活潑,且大多是以實際操作為主的課程,所以這樣的學習方式對我來說能很快的適應且還算是得心應手,就這樣一路讀完了二專、二技,「ADHD」的名詞似乎也慢慢的從我字典中消失。

但事情就這樣完美嗎?不,就在四年前正當我覺得自己有能力且也步入職場後,沒想到問題又出現了,所有注意力的問題一樣一樣又再度跳出來,包括了:

1.無法執行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或如果無人監督則無法完成事情。
2.計劃與準備的能力差。
3.對於時間上的管理幾乎沒有概念,做事拖拖拉拉,且容易遺失東西。
4.對於煩雜、複雜的事情,到了緊要關頭才會匆匆的處理。
5.無法壓抑不好的情緒,且壓力出現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此外還會有判斷力差的情況。
6.工作時無法持續集中精神。
7.無法完成主管交代的事情,文件總是無法按時繳交。
8.閱讀與寫字能力落後。(較無法抓出文章中的重點)
9.很難遵守與別人的約定,也無法分析對方的要求或意圖到底是什麼。
10.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11.會為小事情而憤怒,或者因此感到沮喪。
12. 沒有自信。
13.容易自暴自棄。
14.不斷的犯同樣的錯誤。

這造成了我在工作上極大的困擾,不只主管、同事受不了,連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就這樣我開始懷疑自己有「成人ADHD」。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只好尋求醫生的協助,

經過確診我開始用藥,到現在重新用藥二年了,而我的生活則還在與「ADHD」爭戰。

過去長期的挫折、失敗和自我放棄,也在診斷的二年後的現在漸漸展露出一線曙光,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決定要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雖然前面還有許多不同的挑戰正在等著我去接受,但只有走出去才會只道要如何解決。也許現在我還是隻正在學飛的小鳥,但我想總有一天我能展翅飛翔,並且是在風雨中飛翔。

我想在我的生命中,ADHD的確帶來了許多的困擾,挫折,但換個角度想,也因為ADHD,我學習到了許多別人學習不到的事物。

所以親愛的朋友,請用不同的標準看我們,給我們多一點的空間、多一點的機會、多一點的鼓勵。尤其是ADHD的大孩子,一方面要面臨現實社會的考驗,一方面又要面臨自己內心掙扎的同時,請不要吝嗇給我們一句讚美

/ 原文刊於《期待蝌蚪變青蛙部落格》
(作者小青蛙同意轉載)

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未經許可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