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溝通分析簡介 (2)

劉仁欽
[Grace Tao]
3/13/2005


上述所列之「父母」、「成人」與兒童並非是角色,而是種真實的心態。參看下列的圖表和說明或許\u26371 會更清楚:
父母(Parent)


兒童(Child)


成人(Adult)


(一)•刺激:一幅現代藝術作品
•父母:老天!這是什麼玩意!
•成人:標價五千元。
•兒童:哦!好漂亮的顏色。
(二)•刺激:節食中出現之巧克力蛋糕
•父母:吃罷!這可維持體力。
•成人:這塊蛋糕含有許\u22810 多卡路里,還是別吃它。
•兒童:管他什麼卡路里。吃了!

乙、溝通分析理論
溝通分析中又可分為(1)互補;(2)交錯;(3)曖昧等三種溝通形式:
(1)互補溝通
柏恩描述互補溝通為「適應的,也是預期中的溝通方式,同時它遵行正常人際關係的法則」,即當刺激和反應在P-A-C圖表中成平行線時,這個交流是互補的,可以永遠繼續下去。如圖示:


例:一個妻子為了失去一位朋友而感到哀傷,她的丈夫安慰她,於是她一時的依賴慾望得到滿足。
(2)交錯溝通
人際關係中的痛苦和麻煩,通常是由交錯溝通而來。其原則是:當刺激和反應在P-A-C圖上發生交叉時,交流將停頓。如圖示:


•小女孩(C):我恨湯,我不要喝,妳煮得難喝死了!
•母親(C):那我走好了,妳自己去煮飯吧!

•科學家甲(A):這個實驗還有一些變項沒考慮進去。
•科學家乙(C):是又怎樣,誰管這個!
(3)曖昧溝通
曖昧溝通最複雜。它別於互補溝通及交錯溝通,它牽涉兩個以上的自我狀態。通常它是用不適當的嘲笑,微笑或隱藏的字意表現出來,史坦勒稱之為絞架溝通。例如:一位老師對學生愚蠢的行為,感到很有趣的樣子
:一個母親嘲笑自己三歲大容易出事的孩子。

丙、心理遊戲理論
所謂「心理遊戲」是指人與人之間交往過程中所採取的溝通分析,是用表面上看起來很好,而實際上卻不好的一種「互補的溝通」。柏恩將之定義為:「心理遊戲是以曖昧動機為根本,而且貌似合理化的一套重覆出現之溝通方式。」柏恩認為玩心理遊戲的結果,會使人感覺很不好,甚至會落在遊戲模式的老套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一些心理遊戲有:{1}挑撥離間;(2)喧囂(吵吵鬧鬧);(3)鑽牛角尖; (4) 吹毛求疵;(5)扯後腿;(6)是的﹍不過;(7)假若不是為了你
;(8)這回我終於逮到你;(9)忙碌的不得了;(10)我只不過想幫助你﹍等模式。
心理遊戲表面上看來好像是「互補的溝通」,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實際上,遊戲者之間卻沒有誠實親密和開放的關係。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使彼此之間成為「我好,你也好」之關係。

丁、腳本分析理論
莎士比亞說:「世界是一座舞台,男人和女人只是舞台上的演員。他們有命定的上台時間和下台時間;每個人在台上都要演出各種不同的角色。」簡單地說,腳本(Scripts)可定義為「生活計劃」,它就如一個人必得演出的一幕舞台劇。傑姆斯認為,一個人腳本的形成過程是由經驗→認定→心理地位→行為腳本之強化,最後形成下列四種生活態度:
(1)我不好-你好(投入地位)
這種人和別人比較時常認為自己不行,由於這種心理地位的關係,他們常有退縮、沮喪的感覺。嚴重的情況可能引起自殺。
(2)我不好-你不好(徒勞地位)
這種人對生活失去興趣,行為顛倒,不切實際。嚴重的話會導致自殺或他殺(殺人)。
(3)我好-你不好(投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