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情緒失控行為的前因控制策略(1)

瑾心
4/25/2019




任何人的情緒管理及控制是不可能靠心理學的幾步驟就能提升修身養性的心胸寬度及高度;更重要的是,面對自閉症兒童言語表達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有效的幫助是藉由科學性的觀察紀錄,從重覆性情緒爆發行為產生之前,釐清固定出現的人事物模式(patterns)而瞭解來自環境的可能刺激因素,先知先覺於前因控制策略(Antecedent Control Strategies) ;若是身處在不可控的前因環境,應用行為分析的介入必須介紹替代行為(replacement behavior) ,實際支援自閉症孩童或青少年知道正確行為的疏發溝通(PBS) 以達到情緒管理的目標。

一旦認識到來自環境的
可能刺激因素,應用行為分析按照DTT離析原則(Discrete Principal) ,設計並啟動是符合自閉症兒童精熟認知的教學目標,並是用於執行所需的替代行為之前的三種前因控制策略:1. 一個是訓練自閉症兒童的鑒別能力,可以判斷淺在引爆情緒失控行為的刺激因素(SD) ;2. DTT接下來的訓練目標是針對合宜的替代行為內容建立動機操作(MO)3. 最後, 是逐步減少並褪去提示和增強作用,使前因控制策略能泛化也內化成為自閉症兒童生活的自然回應(Response)。

同樣地,DTT教學繼續串連自閉症兒童熟悉的上述三種前因控制策略,能進一步訓練他們應用判別能力以降低因競爭(玩具、注意力) 會表現的情緒失控行為:1. 首先執行的前因控制策略,是消除可能會引發競爭行為的刺激因素(SD) 。2. 接著是按照自閉症兒童選擇表現的失控行為,針對結果(C)設計消除動機的操作(AO)3. 最後,我們是在結果的介入上,逐步增加因競爭而產生情緒失控行為的正負處罰作用(剝奪所愛的活動或加諸所懼的工作量) 。

DTT教學並同步以自閉症兒童本身的經歷,使用他個人的行為照片成為視提示操作,設計按照自閉症兒童個人言語程度能領悟(Verbal Comprehension)的社交故事。整合自閉症兒童在DTT教學所俱備上述三種前因控制策略的應用認知,我們在社交故事的設計内容中描述得以消除情緒失控行為的細節,包括具體從環境來的刺激因素,並用圖片提供實例:1. 父母要有照片或是引用孩子的親身經歷加強,“你可以如何避免(逃避) 、移去、或消除從環境來的刺激因素,以先行控制管理情緒失控反應的發生。” 例如,一個自閉症兒童覺得坐在他身旁的同學嘲笑他,就馬上產生破壞桌椅或文具作業的行為;2.因此,我們用社交故事幫助他更清晰能鑒別同學的嘲笑是環境來的刺激因素;3.他可以理性用書寫或口話表達向老師訴求換位子,而不是用破壞行為以嚇止同學的嘲笑。

現在,一個質優的應用行為分析介入是執行正確行為支援(PBS) 的方案 ,BCBA的專業性在於設計並說明如何在身處的環境(SD)提供合乎社交期待的替代行為。我在此分享Lovaas Institute貫徹步驟,是依循DTT教學的離析、串連至整合的科學性原則,我們在社交故事的設計中,可以衍伸孩子既有的精熟認知,例如吃健康的零食並拒絕垃圾食品。所以,DTT教學可以再次確認各種孩子生活中接觸的食物標示(labeling),並串連分類觀念(sorting) 以再度確認孩子知道什麼是健康食物和垃圾食品的差別認知(same and different) ,這就是DTT教學每一進入新的目標會反覆審查過去學習項目的嚴謹架構。我舉自家的DTT訓練,我的社交故事設計不是僅僅限制於告訴兒子什麼是可以或不可以、該做什麼或說什麼,像是訓練小狗一樣。我繼續使用吃健康的零食並拒絕垃圾食品的每天生活場景,我更深層的教兒子“替代行為是你看到健康的零食和垃圾食品的正確選擇。” 然而,對健康的零食和垃圾食品的判別認識就是前因管控。我甚至串連他對蝙蝠俠的精熟認知,整合至教育他認識什麼是消除動機的操作(AO)。如果你熟悉呼喚蝙蝠俠知道警察需要他支援的大探照燈,多少壞人要破壞那個燈以企圖切斷警察呼求蝙蝠俠行動的動機;我和兒子就能深刻的討論,他這個小蝙蝠俠會激發挑戰行為產生的大探照燈是什麼?

 

如果逃避不看或移走小蝙蝠俠眼中的大探照燈,挑戰行為的發生可能性是否會降低?



這個母子之間常常對談的話題,使兒子領會了一個非常抽象卻是至關鍵的生命守則:「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好行為,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都要思想。」(腓4:8)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祟拜的英雄人物可以仿效,但已經知道金錢的重要性,我們就連結金錢多少的認知以成為什麼是消除動機的操作(AO) 概念基礎,那就是買垃圾食品吃, 那你要買玩具能花的錢就會減少了(加諸所懼) ;如果父母切實執行剝奪買玩具的錢,日積月累的生活認知才有可能整合至下兩個DTT教學的抽象觀念目標:「選擇」和「預算」。

讀到這裡,我相信大家能明白一般以為DTT是桌面圖片教學的想法是多麼的膚淺。DTT教學架構的延伸性是早已遠遠超越幼兒園式的遊戲教學、以及言語行為(VB) 到48個月大(4歲) 認知為止的涵蓋內容。

尤其一個自閉症兒童的功能越升高,自我形象察覺能力也會提高,真正的認知效應在於快速且獨立的產生調適行為。如此在訓練正確替代行為支援(PBS) 的動機建立上(EO) ,一定要謹慎是一生致用的行為態度,千萬不可濫用賄賂和配合只得到暫時的好行為表現,卻讓孩子有錯誤的認知連結到好行為的產生是必然得到我要的實質利益,這個認知在學校環境的好行為是義務服從的態度必會產生巨烈的衝突,可想而知,接下來拒學行為就是當然所以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