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學習心態-固定智力 vs. 動態智力

Josh Waltzkin
12/19/2009


本文轉載自喬希.維茲勤新書《學習的王道》,中文譯本由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是西洋棋王& 太極拳王(8次全美西洋棋冠軍 + 世界西洋棋亞軍 + 21次全美太極冠軍及世界冠軍)。本身就是「學習高手」,極具說服力。書中所談的「學習原理」,包含技巧的鍛鍊和心理的磨練,是全方位的深度學習法;值得學生及家長教師參考。

我建議自閉兒父母可藉著這篇文章自問:『我看自閉兒的學習心態是什麼?』

兩種學習心態-固定智力 vs. 動態智力

首先,有些人能通過層層關卡,擠進頂尖窄門,他們與眾不同之處在哪裡?其次,若只有極少數人會成功,那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如果理想抱負換來的終究是失望,那何必追求卓越?

在我看來,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一個精心設計的學習法中得到解答;這個學習法能激發我們的彈性,且使我們在各種嘗試與努力中找到其中的關聯性,並且能享受每天努力的過程。

不論老少,大多數積極的人在學習方法上犯了重大的錯誤,他們因為失敗而半途放棄;而一步步朝成功邁進的人則不為挫折所影響,踏著穩健的腳步往前進。

發展心理學家曾針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對其學習能力的影響,以及後來是否能熟練運用教材,進行廣泛的研究調查。在該領域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學者杜維克博士,將智力區分為實體型(又稱固定智力)與增長型(又稱動態智力)二種。

抱持「固定智力論」的孩子,他們往往受到父母與師長的影響,而抱持這種想法:常會說「我對這個活動很在行」之類的話,並且將成功或失敗歸咎於天生。他們認為他們在某個領域所展現的能力或技巧程度是固定的實體,無法成長進步。

另一方面,抱持增長智力論觀念的孩子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卻不一樣。我們不妨稱他們為學習論者,他們往往會用「我做得到是因為我下了功夫」,或是「我應該要更努力」來說明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抱持增長智力論的孩子多認為只要下苦功,再困難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按部就班,循序漸進,點滴累積,生手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好手。

杜維克博士的研究顯示,面對困難事物的挑戰,增長智力論的孩子更能奮起努力而達到挑戰所要求的程度,反觀持固定智力論的孩子則較脆弱,甚或輕言放棄。

將「成功」與「努力」相連結的孩子,面對挑戰時往往會有「精熟導向反應」(mastery-oriented response),而那些把自己單純畫分為「聰明」或「笨」、或者對一件事「有天分」、「沒天分」的孩子,則有「習得無助感導向反應」(learned helplessness orientation response)。

在一項充分支持上述理論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先和一群孩子作訪談,再將孩子分派到固定論組或增長論組。研究人員讓所有孩子都做一系列簡單的數學題,每個孩子都答對了。接著,研究人員給所有孩子做難度超乎他們程度的題目。研究人員清楚觀察到,增長論的孩子對眼前的挑戰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而固定論的孩子卻都是愁眉苦臉。有的孩子的反應是:「天哇,這下我可要拼命試試看。」有的孩子則捶胸頓足道:「我不夠聰明,一定解不出來。」結果沒有人正確解出答案,但面對挑戰的經驗對每個人的效應卻有很大的不同。

最有趣的是實驗的第三部分:研究人員再次讓所有參與實驗的孩子做簡單的數學題。幾乎所有抱持學習論觀念的小朋友都輕而易舉地做完這些簡單的題目,但是持固定論觀念的小朋友因為解不了前一關的難題而灰心喪氣,以至於很多人連簡單的題目都應付不來。他們的自信已經被擊潰了。最令人吃驚的是,個人的表現與智力一點關係都沒有。

抱持固定論的聰明孩子碰上挑戰往往不堪一擊,表現不如沒那麼聰穎的學習論孩子。事實證明,有些最聰明伶俐的孩子,往往最容易變得脆弱無助,因為他們認為必須要表現優秀以維持完美形象;事實上,這完美假象很容易,也一定會破滅。

在我親身觀察過無數天分優異的少年西洋棋手後,可以證實上述論點的正確——有些最有天分的棋手,面對壓力的反應最差,也最不容易從挫敗中爬起來。這些關於「聰明才智」的說法,是如何灌輸到我們心中的?一般來說,光只是親子教育或教師指導方式的微妙差異,就足以產生重大影響。以固定論型的孩子來說,當他們成功時,家長或老師會說他們做得很好;而當他們失敗時,家長或老師則會說,他們對那件事完全不行。如果強尼數學考了滿分,爸爸讚美說:「果然是我兒子!天生就是這麼聰明!」過了一個星期,強尼英文小考不及格,爸爸的反應是:「你是怎麼回事?不識字嗎?」或者「你媽從以前就不愛看書——看來你也不是讀書的料。」聽爸爸這麼說,強尼便認定自己數學好,英文很爛,而且他把「成功」與「失敗」和「天生的能力」畫上等號。

反觀學習論型的孩子,從家長或師長所獲得的回應是較為「過程導向」的。例如,茱莉有篇英文作文寫得很好,老師誇讚她說:「這篇作文寫得真不錯!繼續努力!有問題儘管來問我。」聽了老師這麼說,茱莉學到,原來努力與成功密切相關,她並且相信,只要認真努力,她可以在各個領域都有好的表現。此外,她也認為自己就像是走在學習的旅途上,老師是幫助她成長的友善助力。強尼則認為自己數學好但英文不行,而且將學習重心放在立即可見的成果,而不是長期努力的過程;但要是下一次數學考題很難,他考不好怎麼辦?他會不會因為這個人生終究會遇到的挑戰而學到教訓?很遺憾的是,他大概不會。

顯然,家長和老師對於子女與學生形成的「聰明才智觀」要負很大的責任,而我們若是有心要為孩子建立某種價值觀,永遠不嫌太遲。重要的是,父母與師長要體認到,學習的方法永遠都有機會修正、調整。現有研究已經證明,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孩子就能接受觀念的灌輸,對某個特定情境抱持健康的學習心態。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給予孩童不同的指示。他們告訴一部分孩童,如果能正確解答某些問題,對他們日後的學業課題有幫助;研究人員又告訴另一群孩童,要看他們答對幾題來評斷他們的表現。換言之,參與研究的孩童中,有一部分獲得「熟練導向」的指示,另一半的孩童則獲得「產生無助感」的指示。想當然爾,被畫分在「熟練導向組」的孩童,在研究測驗中的表現較好。

上述這些不同的學習心態,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根本上有很大影響。追求卓越的關鍵在於根本且長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待在平庸、安逸的表殼下。通常,我們要先捨棄過去的舒適或安全,才能有所成長。寄居蟹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牠並沒有人類所背負的心理包袱)。

寄居蟹的身體長大後,就必須尋覓更大的殼來容身,於是動作緩慢的生物慢慢爬行尋找合適的新家,如果無法很快找到合適的新殼,脆弱的身體立刻面臨殘酷的現實世界。向來習於受到硬殼保護的柔軟生物必須脫離盔甲,面對全世界,將自身的柔軟脆弱暴露於掠奪者眼前。寄居蟹脫離舊殼,尋覓新殼的過程,就是學習和成長的起點。

堅持天賦論的人,就像患了厭食症的寄居蟹,寧願挨餓瘦身也不肯換新殼。在我的觀察和經驗中,成功的人有遠大的目標,全心全意去面對每一場挑戰,最終體會到,在努力過程中得到的心得,遠比獎盃與榮耀更有意義。到頭來你會發現,痛苦的失敗比勝利更有價值——具有健康的心態,能夠從每一次「正面」或「負面」的經驗中汲取成長智慧的人,正是那些能夠堅持下去,獲得成功的人。他們在奮鬥過程中仍能保持愉悅的情緒。
 
當然,真正的挑戰在於,當你身處一場激烈戰役,即使炮火隆隆、傷痕累累,仍能堅守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