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 目標: 4歲正常發展孩子應有的學習技巧 (2)

瑾心
4/16/2008


視覺能力(Visual Performance)

1.當孩子被給予一個物體, 他可以從三樣物體, 找到與手中一模一樣的物體嗎?

先在桌上擺一個物體, 例如蘋果, 再給孩子另一個顏色和形狀一模一樣的蘋果, 然後跟孩子說, “找蘋果”, 迅速地輕握孩子的手將兩個蘋果放在一起,

最後定睛看著孩子,並指著蘋果說, “蘋果!”;若孩子能模仿出聲,可要求他模仿說蘋果”,若孩子不會說話,此時可要求他, “指蘋果”. 

在桌上擺兩個物體, 例如香焦和蘋果, 再給孩子另一個顏色和形狀一模一樣的蘋果, 然後跟孩子說, “找蘋果”, 迅速地輕握孩子的手將兩個蘋果放在一起,

最後定睛看著孩子,並指著蘋果說, “蘋果!”;若孩子能模仿出聲,可要求他模仿說蘋果”,若孩子不會說話,此時可要求他, “指蘋果”.

用相同的方法,其中一項是已認識的物體,例如蘋果,現在要介紹另一個同類疇的物體(水果類), 在桌上擺兩個物體,例如橘子和蘋果, 再給孩子另一個顏色和形狀一模一樣的橘子, 然後跟孩子說, “找橘子若孩子已會主動將兩項物體放在一起,就不要再握著孩子的手,當孩子完成指示後,總要定睛看著孩子說, “橘子!”, 若孩子能模仿出聲,可要求他模仿說橘子”,若孩子不會說話,此時可要求他, “指橘子”.

這裡有一個重要提醒!!我們現在是著重教孩子認識物體,若孩子無法清晰說出物體名稱,沒有關係,父母只需在平常時日,看到東西就主動且慢條斯理地說出物體名稱,讓孩子耳濡目染,在日後的教學課程中,我們會再教導說話.

另一個重要的提醒是,依上例,介紹橘子時,發現以為孩子已認識的蘋果觀念不強,必需停止橘子的介紹,再重新回到蘋果的介紹.

在呈現的教導物體,最好要屬同類疇,例如水果類、蔬菜類、農場動物、森林動物、海洋動物、鳥類、蟲類等;塑膠玩具是最好的教材,且運用視覺記憶力,無聲無息中灌輸分類的概念.

當孩子能成功分辨兩物體,例如橘子和蘋果,此時可以在桌上同時呈現3樣物體,例如香焦、橘子和蘋果, 再給孩子另一個顏色和形狀一模一樣的香焦, 然後跟孩子說, “找香焦”.

雖然香焦第一次就與蘋果同時呈現在孩子眼前,卻需在橘子之後才介紹孩子認識的原因是,父母和老師需用一個distracter岔開物(例如香焦),避免孩子運用短暫的視覺記憶力,製造能立即分辨蘋果和香焦的假象

2. 當孩子被給予一張照片, 他可以從三張照片, 找到與手中一模一樣的照片嗎?

先在桌上擺一張照片, 例如媽媽, 再給孩子另一張一模一樣的媽媽照片, 然後跟孩子說, “找媽媽”, 迅速地輕握孩子的手將兩張照片放在一起,

最後定睛看著孩子,並指著照片說, “媽媽!”;若孩子能模仿出聲,可要求他模仿說蘋果”,若孩子不會說話,此時可要求他, “指媽媽”.

在桌上擺兩張照片, 例如媽媽和爸爸的照片, 再給孩子另一張一模一樣媽媽的照片, 然後跟孩子說, “找媽媽”, 迅速地輕握孩子的手將兩張照片放在一起, 最後定睛看著孩子說, “媽媽!”.

再用相同的方法,在桌上擺兩張照片,例如警察(著重有制服)和媽媽, 再給孩子另一張一模一樣制服的警察照片, 然後跟孩子說, “找警察若孩子已會主動將兩張照片放在一起,就不要再握著孩子的手,當孩子完成指示後,總要定睛看著孩子說, “警察!”. (在介紹警察後, 常常對孩子耳提面命的教導, 遇見壞人, 要找警察!).

當孩子能成功分辨兩張照片的人物名稱,例如媽媽和警察,此時可以在桌上同時呈現3樣照片,例如爸爸、媽媽和警察, 再給孩子另一張一模一樣的爸爸照片, 然後跟孩子說, “找爸爸”.

運用同理可以用剪下雜誌孩上的圖片,教導孩子認動物、人物、顏色、形狀、家中場所(例如臥窒,廚房和廁所)、日常生活中的需要物體(電視、冰箱、椅子、湯匙、碗筷等),尤其認識人臉上喜怒哀樂的表情,例如, “找誰在生氣?”找誰在哭?”,這在日後可教導孩子明瞭肢體語言”.

 

3.給孩子一張照片, 他可以從三樣物體, 找到與手中照片不是一模一樣的物體嗎?

例如給孩子一張(黑色)馬的照片,在桌上有貓、獅子和(白色)馬的立體塑膠玩具,跟孩子說, “找馬!”,觀察孩子能否接受馬的通用概念,若孩子認為白馬非馬,父母下一個課程要教導通用的名詞觀念,再進展到分類觀念.

 

4.通用觀念:

先介紹兩種不同的類疇(categories)來區分相同的通用觀念;放一張大狗的照片在左邊,一張從雜誌上剪下的一個兒童大頭照放右邊,再將一疊照片(至少三張)有不同顏色或大小的狗,和一疊照片(至少三張)有不同兒童(但照中只可有一個兒童)的臉照放在一起,輕握孩子的手撿起一張狗的照片放在大狗的照片上,定睛看著孩子說, “!”;再輕握孩子的手撿起一張兒童的照片放在兒童大頭照上,定睛看著孩子說, “小孩!”,慢慢地跟孩子將照片分成兩類,每次都要重覆告訴孩子,!’,小孩!”.

用兩種分類法時,一定要用孩子最強的類疇基礎 (例如狗或樹),來介紹新的類疇;例如孩子能接受白狗花狗皆是狗,父母可用狗來區分魚,用上述同樣方法來介紹黃魚黑魚都是魚的通用概念.

當孩子兩種分類法熟練後,父母可用3種不同的範疇分類法來溫習並堅固所有的教導,例如狗,,和小孩;這裡最重要的提醒是,不要把近乎相似的動物類放在一起來區分類別,,例如獅和虎,或貓和狗,蜥蜴和蛇等.

 

5.分類觀念

要孩子能明白通用觀念之後,父母可用同樣的方法,先將分別的範疇照片分兩邊放,此時可貫通先前視覺記憶力 (1)的課程,來加強介紹例如水果類、蔬菜類、農場動物、森林動物、海洋動物、鳥類、蟲類等的分類觀念,千萬不要將雷同功能的分類放在一起,例如水果類和蔬菜類.

分類時可介紹重要特徵,例如鳥有羽毛和翅膀;魚有鱗和鰓,昆蟲有6隻腳等.

 

6.視覺觀察力

給孩子有印紋的3片拼圖(puzzles),並用色筆在印紙板上畫出粗線的拼圖形狀, 輕握孩子的手撿起一片拼圖,穩穩地放在粗線畫出的形狀上,讓孩子會意用視覺觀察同形的概念,先一次只給孩子一片拼圖,等到他觀察技巧熟練,再一次給他3片拼圖,再逐漸增至一次給他5片拼圖.

父母可從報章雜誌上剪下簡單的彩色照片,例如飛機,將飛機剪下三段,頭、機翼和尾端,再將三片拼圖的形狀描在白紙上,孩子就能依序按白紙上的形狀將三片拼圖連和;這裡最重要的提醒是,拼圖的方向最好是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這是運用視覺記憶力,無聲無息中教導寫字和認數字的方向概念.

父母可在此課程中運用拼圖材料,教導上、下、左、右、旁邊和中間的位置概念.

 

7.視覺記憶力

在給孩子看一個模型序列後, 然後將模型挪走,學生能否複製同一個具體序列的模型?例如用2塊積木, 上下紅黃排列, 在桌上留2秒讓孩子”, 再輕握孩子的手用同樣2色和同樣的上下次序擺好2塊積木, 現在將桌上積木挪走, 給孩子同樣2色的積木, 跟他說, “做一樣的!” 孩子要擺出同樣的上下次序.

若孩子在視覺觀察力(6)的課程中,已有上、下、左、右、旁邊和中間的位置概念,父母可在此時教導顏色或形狀的觀念,但一次只能專心教導一個觀念.

例如可用同色的紙剪裁不一樣的形狀,圓形和正方形左右擺在桌上, 2秒讓孩子即挪開,再給他這兩張圖形, 跟他說, “做一樣的!” 孩子要擺出同樣的左右次序.

最後可用立體同類的動物塑膠玩具,例如大象、長頸鹿和老虎左右擺開, 2秒讓孩子即挪開,再給他這3個動物, 跟他說, “做一樣的!” 孩子要擺出同樣的左右次序.

當孩子的視覺記憶力操練成熟之後,才能介紹抽象的時間上先後順序觀念(sequences).

 

8. 順次排列 (Seriating)

這個課程可分成三個主要數學概念,用尺寸(--),數量(從少到多),圖形逐漸完成的步驟,來介紹先後的排列順序.

尺寸(Size):

我是將康兒喜愛的玩具盒上的封面人物剪下來,再用影印機放大或縮小複製不同尺寸但同一樣的封面人物,當康兒能在一模一樣的物體擺出小--大的次序,下一步就用不同的球來排列小--(例如乒乓球-網球-籃球),或是小孩的襪()-媽的襪()-爸爸的大(),或是蛋-柚子-西瓜等.

 

數量(Quantity):

我用綠豆或小石頭按多寡放在三盤一樣的盤子中,教導康兒用視覺評估多寡並排出少--;他最喜歡我用彈珠用材料來排三個盤子的次序,再進而將數字實際顯出盤內彈珠的數量,一開始用連續數字,例如1-2-3,3-4-5,7-8-9;當孩子能順利明白數字的次序後,才能用亂數,例如1-5-7,3-8-9,2-4-8.

 

圖形逐漸完成的步驟(Sequence of completion):

我用以下例子,請父母發揮想像的簡單繪畫空間, mickey mouse - Share on Ovi

 

House - Share on Ovi
 
 

 

 

9.圖畫顯示動作的先後次序 (Logical sequence of events):

可用數位照像機 (digital camera) 自行拍攝4個洗手的連續動作並印出來, 例如打開水籠頭, 然後擦肥皂, 再用水沖洗, 最後用毛巾擦乾手.

 

10.介紹簡單的迷宮圖 (maze):

這是介紹問題邏輯解決的初步視覺基礎, 讓孩子用眼觀察從開始點到能走出迷陣, 這個邏輯和錯誤修正的思考能力, 需仰賴孩子在玩maze, 藉著不斷的操練能淺移默化被建立起來.


相關訊息
心事心語∼ABA
萬事起頭的DTT自閉症教育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