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 目標: 4歲正常發展孩子應有的學習技巧 (6-1):在開口之前

瑾心
9/10/2008


best pal - Share on Ovi

一項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的研究顯示, 有效率的溝通, 93% 是取決於非語言的暗示; 另一項研究發現, 只有 7% 的溝通影響力是取決於 “口中所使用的詞句”, 38% 的溝通影響力是取決於音質, 另 55% 的溝通影響力是取決於非語言性的肢體語言. 以上的統計數字告訴父母一件很重要的事, 在我們花許多心思努力教自閉兒開口說話之餘, 不要忘記最重要的人際溝通, 是他們的肢體語言.

在開始教孩子 “如何開口要求”心想之物前, 開宗明義第一課, 是要孩子能用食指 “指出” (pointing to), 或能用行動將我們/我們的手拉到 (pulling to), 欲引起我們注意力看到孩子要溝通的人、事、物、景, 或孩子能更積極地站在 “這個”溝通主題的旁邊, 不用語言或手語, 單用他的眼神或其他肢體語言來表達他的要求; 我在教康兒這個概念時, 我特別著重他的眼睛, 我用兩個方法開他 “能用眼神”的心竅:.

  第一是: “大眼凝小眼” (staring contest):

首先我倆面對面都閉上雙眼, 用倒數計時從10開始, 數到0時我倆都張開眼近距離的看著對方的眼珠子, 我笑瞇瞇地盯著他的小眼睛, 康兒很努力地憋住笑意, 還故意用嘴吹氣使我眨眼認輸, 有時我故意輸, 有時他真的靠本事嬴了, 有時我故意作弊裝鬼臉逗他輸.

藉著這個遊戲, 我幫助康兒願意主動地望著別人的眼睛, 先幫助他走出自閉症的第一大特癥, 無法與人有互動的眼目相交. 當他開始享受這個遊戲的樂趣後, 他也懂得用這個遊戲成為社交的破冰, 小孩子在不需用語言的條件下, 很容易與其他孩子融樂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 我注意到當康兒凝視對方的眼內世界時, 他開始注意自己的 “不一樣”, 而這個發現也是激發他要覺醒的渴望.

第二是: “尋找開嘴巴的鑰匙” (Hide and seek):

這個遊戲除了嘴不能開外, 什麼花招都能使出來, 目的是能使別人懂我和注意我.

一開始爸爸假裝用一隻無形的鑰匙, 用戲據化的動作將我和康兒的嘴巴鎖上, 然後很誇張地讓我們 “注意到”他將鑰匙放置口袋裡, 然後到處走動, 我要藉著 “玩”來帶康兒走進遊戲的規矩裡, 也就是要康兒能懂得用“察言觀色”來領會現在大家在進行什麼, 藉著這個遊戲, 我幫助康兒認識“懂得用手勢或身體來回應人彼此間的互動”.

一開始, 我故意兩手一張表示不在乎, 打開電視看 “我的節目”, 康兒會賴在身旁, 想搶搖控器改換他的 “卡通節目”,我將搖控器藏起來,他開始要和我 “溝通”電視權了,我用手指廚房,接著用手指著桌上吃剩的殘肴,最後嘆一口很舒服的長氣,指著電視,無聲地告訴他,我作了家事,現在要看電視了! 剛開始他搞不清楚我在幹嘛,若他開口叫我,我就重覆先前爸爸將我的嘴巴鎖上的動作,搖著頭指著自己的嘴,表示不能說話,且臉上帶著可憐又好笑的表情逗他繼續玩這個遊戲,而他為了要看卡通,義無反顧地會與我 “糾纏”下去,他會跟著我的 “邏輯”,拿出他的故事書, “假裝”讀的樣子,告訴我,.他讀了書, 現在要看電視了.

有時他無法比擬我在 “說”什麼,爸爸要即時加入幫助康兒用手在腦旁打轉,表示不懂,或給他紙筆,鼓勵他用畫或用簡單的拚字來表達、使遊戲不陷入膠著的冷場;有時康兒失去耐性不想玩了,他也必須找到爸爸要“開嘴巴的鑰匙”,若他直接就張口出聲不找爸爸,我和外子就一直重覆先前被爸爸鎖住嘴巴的動作,不跟他做任何的“有聲”溝通,直到他跟爸爸追逐,能成功地將小手探進爸爸的口袋裡,找鎖開嘴,當然他也要回身解救媽媽,替我的嘴開鎖.

在這個遊戲互動中, 康兒的眼神凝聚在我的肢體語言上, 他因而啟蒙懂得 “解讀” 非語言性的肢體語言, 進而學習利用非語言性的肢體語言與人溝通. 

親愛的父母, 千萬不要忽略了這 93% 的非語言的溝通效率, 因為在孩子的字句會意能力缺乏下, 要看到那一雙過目不忘的靈魂之窗, 讓我們幫助孩子開啟對外界溝通的窗櫺, 幫助他們走進互動的入際關係裡. 接下去, 我們正式開始在 “語言學習”中, 依序教導自閉兒開囗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