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 目標: 4歲正常發展孩子應有的學習技巧 (6-7) ∼什麼時候 (When)

瑾心
12/6/2008


when - Share on Ovi

在教導相當4歲成熟度孩子, “什麼時候 (When)”的觀念, 要先從他日常身處的作息表開始, 使他感受 “時候/時間”的移動和復始, 再進入到先後 (before & after) 的字眼觀念.

教導英文,要用文法的時間片語,例如 at night,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Winter, in December , on Friday; 中文也儘量使用固定的時間字彙,例如早上/早晨/清晨,只能選一個教孩子,或是下午/傍晚/午後,父母現在一定只能固定用一個字彙來形容時間,以保護孩子一開始學習時間觀念,不會因我們口中不輕心的變化用字,無法體會什麼是 “時候”.

1. 日常作息表

我們問孩子: “你什麼時候睡覺? (When do you sleep?)”, 靜候孩子的答案10秒, 試察 (probe) 他可能已存有的時間字彙, 若孩子沒有回應, 然後很快我們再問: “哪一個是對的? 在早上? 還是在晚上? (Which one is right? In the morning or at night?);  用ABA (6-6) 的學習來幫助孩子 “自己能思考”選擇正確的答案.

**提醒**

試察 (probe) 孩子可能已存有的時間字彙, 若他能回答功能性 (functional) 的答覆, 父母要小心不可抹殺孩子正在萌芽的 “獨立學習”能力; 例如: 我們問孩子: “你什麼時候睡覺? (When do you sleep?)”, 他回答, “洗完澡後”或 “穿睡衣時”, 這告訴父母, 孩子已發展時間片段中的 “線索連結” 能力, 我們要肯定他的答覆, 可以先進入 “描述時間”的課程, 再回頭堅固時間片語的用法.

若孩子不能明白 “作息表”, 請父母要用一張海報紙, 畫二條橫線將紙平均分成三段, 用白色、黃色和黑色作底色分別代表早上、下午和晚上, 讓孩子運用視覺觀察的自然日光變換, 來認識一天的三大時間分段, 再用雙面粘剪貼製作孩子的活動作息表.

2. 問題中的邏輯推理能力培養

 一個 ABA課程的優良性在此可評鑑出來; 如果您的 ABA治療師只會一昧用問題來填塞答案在孩子的記憶庫中, 這個ABA課程在不久即會渟滯無果效, 因為孩子在機械性的重覆答案教導下, 已經逐漸喪失自我獨立分析的思想能力.

我們要用相關簡易的 “邏輯”, 問孩子相同答案的問題, 例如: 我們問孩子: “你什麼時候睡覺? (When do you sleep?)” 他現在應能回答我們是 “晚上 (at night).” 接著我們問他: “你什麼時候看見月亮和星星? (When can you see the moon and star?)”, 若孩子能馬上回應是“晚上 (at night).” 他已經明白時間的 “概念”, 能吸收認識時間字彙和片語的用法.

同樣模式的問題如下: “你什麼時候吃早餐?”, “什麼時候公雞叫?”和 “你什麼時候去學校?”; “你什麼時候睡午覺?”, “你什麼時候吃 (點心名)?” 和 “你什麼時候看見郵差來?”

 **提醒**

所有的邏輯問題中, 一定要來自孩子 “固定的”作息, 不要問偶爾才發生或沒有深刻記憶的事件.

3. 描述時間 (當…的時候)

這個階段的課程, 著重於主觀的感官反應和客觀的環境觀察, 不侷限於一個特定的答案. 例如, 同一個問題: “你什麼時候穿外套? (When do you wear a coat?)”要有空間接納孩子在不同經驗下所過濾的答案; 他可能會回答: “冷的時候 (When it’s cold)”或回答我們: “要出門的時候 (When I am leaving)”.

範例問題如下:

 你什麼時候穿泳衣? (When do you wear a bathing suit?)”

答案可能一: “當游泳的時候. (When I am swimming)”

答案可能二: “夏天的時候. (When it’s summer.)”

你什麼時候洗澡? (When do you take a bath?)”

答案可能一: “當我髒的時候 (When I am dirty.)”

答案可能二: “當我流汗的時候 (When I am sweaty)”

“你什麼時候看醫生? (When do you visit a doctor?”

答案可能一: “當我生病的時候 (When I am sick.)”

答案可能二: “當我發燒的時候 (When I have fever)”

“你什麼時候回答電話? (When do you answer a phone?”

答案可能一: “當電話響的時候 (When it rings)”

答案可能二: “當我要和爸爸說話的時候 (When I want to talk to dad)”

 “你什麼時候要繫安全帶? (When do you wear a seat belt?”

答案可能一: “當我在車子裡的時候. (When I am ride in a car)”

答案可能二: “當我坐雲霄飛車的時候. (When I am in a ride)”

“你什麼時候要載安全帽? (When do you wear a safety helmet)?” 答案可能一: “當我騎腳踏車的時候. (When I ride a bike)”

答案可能二: “當我坐摩托車的時候.”

“你什麼時候要手電筒?”

答案可能一: “當很黑的時候”

答案可能二: “當露營的時候”

“你什麼時候飛風箏?”

答案可能一: “當風大的時候”

答案可能二: “當爸爸帶我出去的時候”

**提醒**

對於語言功課高的孩子,可將問題用選擇題讓孩子挑選後, 試察 (probe) 孩子可能已存有的 “為什麼(why)”的概念;接著問他為什麼選這個答案,若孩子不能回答,請繼續完成這課.

藉著這個課程,父母和老師可用圖片講解 “安全與自我保護”的個人須知.

對於語言仍不主動回應的孩子,父母和老師就用提詞 (prompt)告訴孩子答案,再要求孩子馬上重覆說一遍,使記憶問答題,成為孩子 “自我照顧”的常識,和熟記環境定律的基本真理.

例如 “你什麼時候要打119/911?”,教導孩子重覆: “當我走丟的時候”; “你什麼時候要穿雨衣?” 教導孩子重覆: “當下雨的時候.”; “你什麼時候要用郵票?” 教導孩子重覆: “當我要寄信的時候.”

 4. 四季與節日

運用圖片和故事書解說四季和節日的觀念,並可用 “歸納”法 (sorting),運用視覺記憶力,幫助孩子認識四季下的生態活動.

例如: 我用復活節的彩色蛋圖片,並在圖上寫著 “春天(Spring)”,教康兒將各種綠葉花開、碧草如茵、蝴蝶蜜蜂飛舞、和小雞破殼初生的照片放在 “春”字下; 我用海灘傘的彩色圖片,在其上寫著 “夏天(Summer)”,教康兒將豔陽海灘、泳衣、泳圈、太陽眼鏡、冰淇淋、防曬霜、蛋糕(康兒的生日在夏季)等照片放在 “夏”字下; 我用枯葉落地的楓葉照,在其上寫著 “秋天 (Autumn)”,教康兒將黃色落葉、南瓜、萬聖節的糖果和感恩節的火雞照片放在 “秋”字下; 我用飄雪漫地的照片,在其上寫著 “冬天(Winter)”,教康兒將聖誕樹、耶誕紅、耶穌誕生圖、火爐、冬天外套、圍巾、手套、帽子、熱可可等照片放在 “冬”字下.

反覆將圖片打散,教孩子能重新組合照片在春、夏、秋、冬的四季照片下,直到他不需要任何協助完成歸納.

範例問題如下:

“什麼時候樹長新葉?”答案: “在春天”

“什麼時候你要游泳?”答案: “在夏天”

“什麼時候你看見稻草人?”答案: “在秋天”

“什麼時候熊要冬眠?”答案: “在冬天”

 5. 之前之後(before & after)

從孩子的活動作息表開始教導 “之前之後”的觀念.

先從 “之後 (After)”教導:

父母先將孩子作息表上可粘黏的圖片全部拿掉, 只留下起床的活動圖, 依序問孩子: “你什麼時候刷牙洗臉?” 孩子的回答會是: “早上”, 我們先肯定他的答案再說: “對! 在起床之後!” 並給孩子刷牙洗臉的作息圖片, 要他粘黏在起床圖片的下方, 然後繼續問: “你什麼時候吃早餐?”孩子若仍回答在 “早上”, 我們不要矯正他的答案, 要興奮孩子仍持續與我們主動地 “一問一答”, 肯定他說: “對! 在刷牙洗臉之後!” 再給孩子吃早餐的作息圖片, 要他粘黏在刷牙洗臉圖片的下方, 直到孩子能 “自我矯正”說: “在…之後.”

在要求孩子粘黏圖片的過程中, 他開始觀察到所有 “之後”的活動, 都繼續在作息表的下方移動, 從表上的三段式底色 (白 -> 黃-> 黑) 的顯示, “之後”的時間是 “越來越晚”.

“之前 (Before)”是時間越來越早:

同理將作息表上可粘黏的圖片全部拿掉, 只留下上床睡覺的活動圖, 依序問孩子: “你什麼時候洗澡?” 孩子的回答會是: “晚上”, 我們依然肯定他的答案再說: “對! 在睡覺之前!” 並給孩子洗澡的作息圖片, 要他粘黏在上床睡覺圖片的上方, 然後繼續問: “你什麼時候吃晚飯?” 孩子基於 “之後”的訓練, 很快能明白一件事, 當作息表上的活動圖一直往上移, 在上方的圖片是在下方圖片的 “之前”, 而下方圖片則是發生在上方活動圖片 “之後”.

RDI 介入∼孩子會問 “什麼時候 (When)”

用空白索引卡 (index cards), 在每張卡上分別寫 “之前 (Before)”和 “之後 (After)”, 約20張堆在一處擺在中間, 由父、母和孩子三人輪流抽牌, 桌上列出特別為史努比 (Snoopy) 製作的一天作息表. 由父母先示範遊戲規則, 爸爸抽一張牌, 上面寫著 “之後”, 爸爸將牌亮出, 指著媽媽說: “媽媽, 史努比什麼時候去游泳?” 媽媽手指著在牌上的 “之後”, 看著作息表的圖片回答說: “在睡午覺之後”.

然後媽媽抽一張牌, 上面寫著 “之前”, 媽媽將牌亮出, 指著孩子說: “小明, 史努比什麼時候吃匹薩?” 媽媽此時輕拎起孩子的手指著在牌上的 “之前”, 再刻意指著吃匹薩圖片在洗澡的上方, 讓孩子會意看著作息表的圖片回答說: “在洗澡之前”.

現在是輪孩子抽牌, 譬如牌上面寫著 “之前”, 我事先為康兒在另一張卡上寫 “史努比什麼時候 (When did Snoopy …?), 康兒會用拚音唸出來, 然後我們等他挑出一個行動圖片, 要求他再重覆問題對爸爸說: “爸爸! 史努比什麼時候作白日夢?”爸爸會很清楚地示範先找到作白日夢的圖片, 再自言自語解釋: “白日夢在查理布朗來看史努比的上方, 所以是在查理布朗來之前.”

**提醒**

“之前”的觀念比 “之後”難, 父母和老師千萬不要以為孩子能流利回答 “之後”的問題, 必能以此類推迅速理解 “之前”的問題.

若孩子難以學習之前之後 (before & after) 的課程, 請停止用作息表做教材, 調整教學內容成為簡單的三個肢體動作, 例如: “小明! 先拍手, 再摸頭, 最後轉一圈.”孩子依令做完三個動作後, 我們問他: “你什麼時候摸頭? 在轉圈之前? 還是在拍手之前?”或是 “你什麼時候轉圈? 在拍手之後? 還是摸頭之後?” 利用簡易的動作和選擇題幫助孩子認識 “前後的順序”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