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家長請注意:智力缺乏是因没被訓練自律 正常的孩子也一樣!

瑾心
7/8/2019


自閉症家長請注意:智力缺乏是因没被訓練自律 正常的孩子也一樣!



2005年美國賓州大學一項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研究顯示,「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績。這是一項有140名八年級學生的樣本人數,藉由縱向研究、通過自我報告、家長報告、教師報告和秋季預測最終成績的金錢選擇問卷、出勤率、標準化成績測試分數來衡量的自律性(self-discipline)指標,並在次年春天進入需要競爭甄試的高中課程。在另外一組的164名的八年級學生的實驗中,則是執行在行為完成後的延遲滿足學習習慣的問卷,和小組管理的智商測試。秋季測得的自律組在期末成績、高中選擇、出勤率、做作業時間、看電視時間(成反比) ,兩組學生學習的智商差異竟是兩倍多。縱使實驗開始著手控制第一學期的評分成績、成績測試分數和測量智商,研究結論的發現是自律組對最終表現的影響最有效。這個發現表明, 學生缺乏智力潛能的一個關鍵原因: 是他們没有被訓練學習自律。這個實驗再度印証紐西蘭的「丹尼登(Dunedin)」觀察兒童成長40年的追踪指出,從小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在健康、財富、工作等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好,更呼應了知名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棉花糖實驗」,從小禁不住誘惑看了就吃,長大同樣禁不起眼前利的試探而不易有真實的成功。

那麼倒底什麼是自律?根據《牛津高級美國詞典》的定義,是讓自己做,特別是困難或不愉快事情的能力, 例如在冬天去晨跑是需要極大的自律。然而,這個解釋面對只要寶貝開心就好、凡事配合寶貝不鬧情緒就好,重賞賄賂行為產生,以及妥協式的按照公主王子想做的程度做,豈不是用力地實踐讓孩子 “癈了! ” 的失敗教育?尤其一般的自閉症兒童,我們怎敢聯想到自我控制、意志力、負責任等特質在他們身上?但所謂的自律,若仔細思想2005年賓州大學的實驗,以及知名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棉花糖實驗」,訓練成功不只是要求孩子能聽、再到循規蹈矩或照章行事,而是能夠延緩一時的滿足,相信權柄的指導而為自己做出有智慧的選擇。。 同樣的成長認知目標在自閉症的DTT教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一個所謂"高"功能的高應有的操練方向:
1. 他在日常生活的固定作息活動,是否能自理及獨立?例如自己動手吃飯,吃完碗筷放厨房水糟中;洗澡將髒衣服置入洗衣籃。

2. 他是否被訓練自我覺察瞭解自己的狀態、需要及情緒認識、情緒失控的啟爆點?(詳文請閱自閉症情緒失控行為的前因控制策略(1)洞察引發自閉症孩子情緒爆炸的 “那一個”按鈕(2)) ,並有具體的DTT目標和合宜獨立的感統平衡方法,以教授孩子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行為,最重要的是如何就地取材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3. 他是否有一系列量身定作的社交故事教導,有自己行為失控的圖示以瞭解到自己的行為與他人、環境的結果關係及互動,父母是否有對症介入的應用行為分析及介入,洞悉動機並設定符合社交期待的替代行為(PBS),並有質優的職能方案,使感官的渲洩或尋求輸入的行為在公共場所不會過度影響別人

教導紀律,不應是控制你的小孩,而是教他們控制自己。」如果孩子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便利,一嚷就有、一哭就哄、一鬧就給的立即滿足,我們就在日積月累的勞動中培養一個没有耐性等待的孩子;另一方面,不少孩子的學習時程、活動、甚至穿著到吃喝玩樂都被父母精心地安排好了,我們更是徹底剝奪孩子練習規劃如何運用時間、自處以及判斷到選擇的機會。

DTT的教育目標設定是一次一個目標,並能將個各目標串連整合;DTT的教育訓練著重家庭教育化、目標教育家庭化,所以家長掌握的環境塑造,尤其是言出必行的身教是很重要的。

面對
高功能自閉症卻缺乏自律的兒童,父母面對孩子在正常學校的行為表現總有一堆焦慮的問題,縱使小時了了考試成績頗佳,一旦進入冷靜思前想後的課程就有作業做不完、無法專心上課、人際衝突等等的挑戰。然而累積自信心不是送孩子去補習班或課後輔導班,強灌填鴨的知識,卻任憑孩子空手搏鬥他没有的自律要求。DTT的自律訓練是從桌面的延遲獎勵開始,到打開每日固定行程的細節決定先後順序,再到學校作業的逐項檢視個別科目要花多少時間,視每個孩子的不同定力學習方式以決定是先難後易(自我革命熱度三分鐘型 vs. 先易後難(越挫越勇型) ,最晚睡前(午夜12點)一定要完成功課。

我的兒子經過DTT教育長期的反覆操練,到現在是升大二的波士頓大學的醫學預科學生,同時双修政治科學,是自動自發會調整休息及計劃配課作息的時間。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其實「自然結果」與「邏輯後果」的生活經驗,是最有助於訓練自閉症孩子的自律力。

「自然結果」是指自然而然發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沒有大人的干預。比如天氣突然變冷,小孩堅持不穿外套會感冒生病,不吃飯就會餓。關鍵是我們措辭的表達,要讓孩子感受自己有能力克服這個困難,而不是我們替孩子決定,讓他做我們想讓他做的事;但父母往往功虧一簣的是很多時候父母有機會讓孩子體驗自己不良行為造成的後果,但因為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憐愛,想要去保護他們,結果剝奪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的機會,甚至還會用自己的方式夾雜著賄賂哄騙,到最後受不了孩子的 “執迷不悟” 就開始責罵懲罰孩子了。父母自己反而不認識我們沒有義務擔負孩子學習什麼是成長的必要責任,也沒有義務替他們收拾血氣之勇、棉花糖之貪的殘局,因為他們要自己明白什麼是行為與結果代價的自然定律。

「邏輯後果」是孩子的行為發生之後,由父母或照顧者強加合乎邏輯的後果。例如,5歲的孩子被告知不可以單獨騎著腳踏車到街上, 但小孩不聽偷偷趁媽媽整理房間時,騎著腳踏車到街上。邏輯後果是當孩子的行為可能會傷害自身安危時最有用的。但重要是操作上要確保邏輯後果是合理且直接聯於(associate with)不聽從並挑戰權柄出於保護的交代,並讓孩子瞭解保重自己、尊重自己,然而父母不要在憤怒中管教孩子,以致失焦於邏輯後果是要教育孩子明白:自己不順服的行為可能會替自己造成的惨重傷害。

Practice makes perfect!「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不是任君二選一的親子教育法,卻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學習對自己行為做出選擇的結果及代價。實際上,孩子們將來的所是就在於他們選擇之下所經歷的結果累積。這就是2005年美國賓州大學的實驗結論,以及紐西蘭的「丹尼登(Dunedin)」和知名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棉花糖實驗」近半世紀的實証說明。

正如《聖經》,亞當夏娃所犯的第一個不順服,就是自控自律力的喪失。上帝已經清楚地吩咐,「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善惡知識之樹上(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亞當夏娃是被禁止吃靠自己的知識以分別善惡的果子。但誘惑實在太大了。《創世記》中, 描述這果是如此的“賞心悅目, 能使人有智慧。” 再加上有迷惑人的聲音告之,“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 誰不想這樣呢?於是亞當夏娃就摘下果子吃了;他們所承擔的結果就是被逐出伊甸園,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長出荊棘和蒺藜來。像不像「棉花糖實驗」的孩子原相?從《聖經》到現代的科學實驗一再重覆地告誡,我們輕易屈服於心中的慾望、眼前的利誘是會成為一生的惡習而自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