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份禮物
1/17/2011


作者 應仁祥 

我們都喜歡收到禮物,也期待收到禮物。打開禮物的那一刻總充滿了驚喜,彷彿愛麗斯夢遊仙境,又彷彿露西誤闖納里亞王國,原本平凡的生活,因著朋友(或是親人)精心的安排,綻放出動人的光芒。

    

收到合己心意的禮物,自然開心;不過也有不少時候,我們收到「意料之外」的禮物。當然還是有興奮,也感謝送禮者的用心,只是禮物和我們的期待落差太大,總有點小失望。這些意料之外的禮物,常常是父母師長送的:很可能是某次生日,媽媽幫我們買的百科全書;也可能是小學時候得校長獎,打開包裝袋,裡面是一本大 字典。

    

看卡通《哆啦A夢》,裡面的主人翁葉大雄,就經常收到爸媽送的「禮物」:一本滿滿都是字的書或字典;和其他同學收到的禮物,像是遙控飛機、電動玩具、一頓大餐比起來,這些東西實在「寒酸」。

    

上帝,也是個喜歡送我們禮物的上帝。祂送的禮物千奇百種,有些就像遙控汽車,收到的時候雀躍萬分;但是有些禮物,卻會讓收到禮物的人覺得有點頭大。

    

「工作」這個禮物,應該就屬於後者吧!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處理不完的雜務、難相處的同事、開不完的會議、挑三揀四的上司、沉重的業績壓力……,種種的一切都讓人覺得工作比較像咒詛,而不是禮物。



上帝給的遙控汽車?

    

然而,真是這樣嗎?小時候收到的搖控汽車,如今已不知道被我們扔到哪裡;愛不釋手的電動玩具,也因為玩膩了被扔在角落。可是,那一套百科全書,那一本大字典,卻很可能仍躺在我們的書桌上、放在書櫃裡,遇到不懂的字、不明白的觀念,這些東西還是能為我們提供某些服務。時間,讓這些禮物開始變成禮物,價值也慢慢浮現。
    

同樣的,雖然工作中快樂的時光遠遠少於流汗的日子,辛辛苦苦工作乍看之下只是不得不為的惡。然而,捫心自問,工作真的那麼無趣,真的沒有為我們帶來什麼嗎?想想二十年後,當我們年歲老邁,坐在搖椅上回顧自己的一生,會不會,讓我們嘴角不禁浮現一抹微笑的,就是過去這段工作的日子?

    

我們的人際關係,因著會議、同事、上司而慢慢成熟;我們處理事情的技巧與方法,也在各種層出不窮雜務中愈來愈熟練;我們的抗壓性,在突發的狀況和大場面中得到提升;我們的視野,也因為工作緣故,知道怎麼樣跳脫自己的框框,去看到更高更遠的目標。

    

這些,都是工作這份禮物所帶給我們的一切。



愛的基礎架構

     

毫無疑問,資訊工程師海特利(Bill Heatley)也曾是一個不知道工作除了養家活口外,還有什麼意義的人。身為基督徒,他從未想過自己所做的工作,和上帝的國度有何相關。每天忙忙碌碌, 為了薪水累個半死,恨不得早日從工作的鎖鏈中脫身。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的一句話,讓他如大夢初醒。那位朋友告訴他,工作其實是上帝的「精心設計」,是一種愛的基礎架構。

    

工作是一種愛的基礎架構,因為藉著工作,人和人之間才能夠彼此幫助。這種幫助,不只是在公司裡與同事間的互相幫補;這種幫助,更是遍存於整個社會中,世界上的每個人幾乎都牽連其中。假如不是因為有人在養豬、種菜、做飯,我們肚子餓了,就不會有好吃的便當可以吃;假如不是因為在世上的某個地方,有人用心操作 著機械,生產出舒適的鞋子和衣服,天氣冷了,我們就會沒有東西可以禦暖;假如不是有人撰寫實用的程式,我們無法處理複雜的資訊;假如不是有譯者辛苦地解讀文字,我們無法閱讀以其他語言寫成的書籍。


換言之,神之所以創造了工作,是為了愛的緣故。我們每一個人都處身在工作這個大架構與大網絡裡,任何人都可以藉著手上在做的事情,對別人有所貢獻。會做飯的人做飯,會介紹產品的人在賣場提供資訊,對文字敏感的人負責編輯書籍,懂程式語言的人設計好的程式。所有人都因此獲益。

    透過這本書,明白這一點,就像是換了一副全新的眼鏡,原本被視為折磨的工作,如今卻變成了一份禮物,我們不再煩惱要如何度過苦悶的每一天,轉而可以開始思考,要怎麼樣妥善使用上帝所送的這份禮物,讓「工作」這份禮物發揮最大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