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讓孩子把話說完
8/6/2018


家長要讓孩子把話說完

 

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中說:“傾聽是把注意力放到對方身上,它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大多數父母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可是願意讓孩子把話說完的並不多。調查顯示,70%以上父母承認不會耐心聽孩子說話。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不懂事,自己是絕對權威,打斷孩子說話理所當然。

 

不讓孩子把話說完,對其身心都會造成影響。當孩子說話得不到傾聽與重視,其內心感受不到尊重,有可能通過其他方式尋求歸屬感與價值,比如利用不當行為引起關注;或放棄與家長交流,緊緊關閉溝通的大門,並產生對抗情緒。另外,父母不讓孩子把話說完,也不利於孩子提高表達能力。孩子在家得不到鍛煉,在外也不敢說話,久而久之會產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

 

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一定要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瞭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要把所有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不管他說什麼,都不敷衍、不打斷、不說教,閉上嘴,打開耳朵。必要時,可以用“嗯”“哦”、點頭、微笑等方式表示正在傾聽,鼓勵孩子繼續說。等孩子說完,家長可以說些自己的看法:“我知道,你一定很生氣。如果是我,可能也會忍不住要打人。”接下來,再關注如何解決問題,可以用啟發式提問方式問孩子:“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下次再碰到這樣的問題該怎麼做?”

 

讓孩子把話說完,不僅讓孩子自由表達了感受、想法、事情發生的經過,家長也表示出傾聽與尊重,而非粗暴評判,一起解決問題就變得簡單了。這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還鍛煉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