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電子產品毀了後代
11/7/2018


別讓電子產品毀了後代

“電子產品為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日前,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沉迷電子產品的孩子,比偶爾使用或不使用的孩子,出現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症狀的幾率翻了一倍。

  近年來,有關電子產品影響孩子健康的研究層出不窮,媒體還時常曝出網癮少年翹課、犯罪,甚至猝死的負面新聞,使家長在面對電子產品時往往陷入兩難選擇:不讓孩子接觸,似乎不太可能;讓他看,又怕因此沉迷而影響學習生活。

中小學生視屏時間較長

  張女士的兒子在北京市朝陽區某重點小學讀六年級。她告訴記者,孩子每天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上花不少時間。學習日每天都在1小時以上,主要是為了練習英語口語,偶爾查些學習資料;週末往往超過3小時,除了1小時英語學習,其他時間一般用來打遊戲和看綜藝節目。

  張女士說,就她瞭解,家長們對孩子用電子產品的態度不太一樣。有些家長認為能少則少,絕不允許孩子接觸遊戲;有些家長則相對寬容,讓玩但要嚴格控制時間。

  電子產品改變孩子學習、交流方式的同時,一類被稱作“網癮少年”的群體正在各地看精神心理門診。9月16日,記者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隨精神科主任醫師孔慶梅出門診時,遇到了愁眉苦臉的李先生一家。李先生說,年初送19歲的兒子去外地參加藝考培訓,沒想到學校管得很松,孩子迷上了手機網遊,耽誤了高考,且性格愈發內向,脾氣變得暴躁。為了幫兒子戒網癮,他曾把兒子的手機藏起來,結果孩子氣急敗壞,竟跟他動了手。此後,家庭矛盾逐漸升級,如今和孩子已無法交流。

  面對父母的哭訴,坐在一旁的孩子低著腦袋、一言不發,偶爾瞟父母一眼,眼神裡滿是不屑和憤怒。在之後的問診中,孩子依然話很少,且結結巴巴的,幾次當面指責父母“有病”“不要臉”。孔慶梅告訴記者,門診中這類孩子呈增多趨勢,“沉迷網路只是表像,背後一般存在深層次原因,以家庭問題居多。”作為醫生,面對這類孩子時,首先需要建立信任,促使他們表達自己、配合治療,不能替父母說教或急於給孩子貼上“網癮”的標籤。

  8月20日,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發佈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今年6月,我國線民規模達到8.02億,10~19歲群體占18.2%。安徽醫科大學針對12省份、4.3萬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中小學生視屏(看電視和用電腦、手機)時間較長,學習日、週末超過兩小時的檢出率分別為16.2%和41.5%。《2017~2018年首都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16%的北京青少年把上網當作課餘時間的主要活動。排名前三的上網目的分別是玩遊戲、聊天交友、查學習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發現,我國有18%的青少年每天玩遊戲時間超過4~5小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判斷標準,每週玩遊戲超過5天、每天超過5小時就可能成癮。也就是說,約1/5的青少年已有遊戲成癮現象或面臨成癮風險。

沉迷網遊帶來一系列危害

  對這一代孩子而言,使用電子產品就像呼吸、吃東西一樣自然。2010年,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約伯斯在發佈iPad時,花了整整90分鐘介紹其好處,但很多人不知道,後來他曾親口承認自己嚴格限制孩子使用iPad。不僅約伯斯一人,很多互聯網公司創始人都持相同態度,他們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懂電子產品有多“可怕”的人。

  孔慶梅表示,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視屏時間過長可能帶來諸多問題。生理層面:容易誘發或加重近視,可能導致腕管綜合征(俗稱“滑鼠手”),增加孩子肥胖以及患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的風險。精神層面: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釋放,影響睡眠品質,進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不穩定等問題;增加焦慮、抑鬱的風險。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特別強調了沉迷網游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在網游中,孩子們可以逃避現實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尋找能滿足成就感的替代品。一旦成癮,容易混淆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造成人格分離,他們更願投入到遊戲中,而不願面對真實的自我。很多遊戲存在暴力內容,可導致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增加犯罪風險。此外,研究發現,網游成癮常與精神疾病同時發生,比如抑鬱、社交恐懼、物質濫用等。青少年沉迷網遊還會導致成績一落千丈。“我在門診中時常聽到家長講述,孩子在夜裡偷偷起來玩遊戲,導致第二天無法準時起床上學;有些孩子蹺課去玩遊戲,最終被迫退學。”陸林院士說。

家長要先放下手機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針對全國近6000名學生及其父母的研究發現,五種情況下孩子最易染上網癮:家庭教育粗暴、溺愛、放任;家長不重視與孩子交流,親子活動較少;父母非常反對孩子上網;孩子對現實不滿、對未來悲觀;孩子缺少朋友。研究所所長孫宏豔表示,“00後”一代是電子產品“原住民”,父母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能真正阻止孩子與之接觸。與其把電子產品當作“洪水猛獸”,不如幫孩子找到合適的使用尺度,趨利避害。

  孩子視屏時間過長是個全球性問題。美國調查發現,該國的兒童青少年每天靜坐約8小時,絕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看螢幕上。其中12~17歲的孩子平均每週看電視14小時,2~11歲的幼童則在19.5小時以上;37%的青少年通過網路看視頻;手機遊戲逐漸風靡,產業規模變大。與此同時,94%的家長會關注孩子的遊戲內容,75%會限定孩子上網時間。美國兒科學會針對孩子給出電子產品使用建議:除適當視頻聊天外,24個月以下嬰幼兒應避免接觸電子產品;2~5歲兒童每天視屏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且家長應選擇適合親子互動的內容;不能把任何電子設備給兒童作為“安撫工具”;允許青少年上網,但要瞭解他們使用何種網站、軟體、社交平臺等,保證他們在現實和虛擬世界中都行為得體,提醒他們保護隱私;設置界限和規則,重視線下時間的合理利用,鼓勵孩子戶外活動;家長有必要減少自己的視屏時間,以身作則。

  孔慶梅表示,家長與其粗暴地喊“別玩了”,不如自己先放下手機,做個榜樣。小孩沒有太多邏輯判斷,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大人,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良好的家庭環境對預防兒童青少年網路成癮有重要意義。”陸林院士補充說,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和過多的關注,改變“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將孩子視為平等、獨立的個體,多和他們溝通,營造和諧寬鬆的家庭氛圍。值得提醒的是,當孩子沉迷網路,甚至出現精神心理問題時,應及時到正規機構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或治療。家長切忌魯莽行事,以免造成逆反、激化矛盾。

積極淨化網路環境

  日本國土面積雖小,卻是一個電子產品大國,網游產業十分發達。日本文部科學省2017年資料顯示,該國未成年人每天花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平均為3小時。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日本政府要求手機和網路運營商對18歲以下未成年人用戶過濾色情、暴力、反社會等有害資訊。日本是一人一機一號,因此在消費者申請手機入網時,手機運營商就能區分未成年人,使其無法流覽有害資訊。但對網路運營商來說,實現年齡分級制度比較困難。絕大多數未成年人在家裡上網,因此家長會配合網路運營商,主動告知寬頻帳號,讓其阻止家裡電腦登錄有害網站;日本街頭的網吧則會要求顧客出示身份證明,無法證明年齡的年輕人一律不許使用網路。

  陸林院士也呼籲,政府、社會、學校層面應有更多作為。政府應控制網吧數量,避免在校園周圍設立網吧及相關娛樂場所,同時嚴格把控網路環境,避免暴力、色情內容的傳播;全社會應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避免對網路遊戲等過度宣傳,多開放體育場、圖書館、科技館等安全、健康的公共場所,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培養其廣泛的興趣愛好;學校應開設網路素質教育課程,讓青少年正確認識網路,還要開展多種文體活動,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有意識地將其視線從網路上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