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醫“六不治”
11/25/2018


古代名醫“六不治”


醫患關係自古就是一道難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就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提出了“六不治”。“六不治”看似是針對患者提出的要求,但實際上也是醫生的要求,強調的是醫患之間相互理解和配合對治療疾病的重要作用。  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史記》記載,扁鵲路經齊國時拜見齊桓侯(也叫“蔡桓公”),見其面色後便直率地說:“您有病了,您的病在皮肉之間,還容易治療,如果不冶,將要耽誤治療的時機。”齊桓侯並未聽進去扁鵲的勸告,還毫不在意地說:“寡人一向身體很好,沒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不僅如此,他還對別人說扁鵲無非想牟利,把沒有病的人看好當作自己的功勞。齊桓侯就是“不論於理”的一種表現。  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患者,在醫生診斷過後,拿出一摞診斷書,然後說某某醫生怎麼診斷的、網上如何說的。這樣的患者往往只是“看”病,常常質疑醫囑,拒絕治療,造成疾病遷延。醫學專業性較強,對疾病的判斷和治療也並非僅靠書本上的知識,還需要長期臨床實踐。合格的醫生都是基於多年學習、訓練及臨床經驗,才提出針對患者的專業醫療建議。患者如果不相信大夫,不遵從醫囑,疾病就很難得到治療。  輕身重財,二不治也。現代人工作忙、壓力大,很多人年輕時依仗身體底子好,感覺不到有什麼不舒服,於是熬夜、喝酒,不加節制,通過透支健康來實現一時“價值”,等到人過中年,身體按照“生長壯老矣”的規律發展到下坡路時,各種疾病、不適就一併出現。這在中醫看來非常不可取。  《黃帝內經》中說:“天複地載……莫貴於人”,意思是整個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最寶貴。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看重,而把外在的名利、一時的歡愉放在生命之前,疾病很難治療。  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適,即適應,就是說當患者穿衣、飲食不能跟自然界、跟社會相適應,不遵守自然發展規律,其疾病很難治癒。簡單講,就是人的行為要適應一年四時、一天十二時辰的規律,並根據變化及時調整。人體能夠及時適應四時變化,身體就能始終處在和諧狀態。  中醫認為,白天陽氣升,人應該進行適當的肢體活動、思維活動,比如上課、上班、鍛煉;晚上屬陰,應該靜下來。可是有人偏偏愛白天睡大覺、晚上熬夜,這就違背了自然規律。比如,我有個朋友,他們單位好多人都出現食欲減退、手腳發涼的情況。我偶然去他的單位拜訪,才發現夏天辦公室裡空調開得特別涼,好多女同志甚至都披上了羽絨服辦公。原來是因為辦公室有很多機器怕高溫,所以把空調溫度調得特別低,這會造成人體陽氣損傷,導致人們很容易生病。現代社會,很多疾病都是由於生活不節制、飲食無度、好逸惡勞,甚至是科技發展等造成的。  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所謂陰陽並,是指陰陽在人體裡,指的就是氣和血。如果氣血錯亂,那麼五臟六腑就跟著亂。中醫認為,五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五臟藏五神,而神主形。也就是說,當五臟不和,人的神志就容易異常,進而導致一些行為異常,如胡言亂語。  臨床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患者精神意識異常,但各個臟腑單獨辨證卻沒有什麼問題,所以有時也稱為“無證可辨”,其實,這就是五臟之間的關係亂了,治療起來相對困難。  《黃帝內經》認為外邪侵襲人體,是由表入裡、由輕到重、步步深入的,其傳變的一般順序是皮毛、肌膚、筋脈、六腑、五臟。傳至五臟,終至難治。  這點實際上是要求患者身體出現小毛病時不要硬扛,及時治療,免得拖成難以治癒的重病。  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羸,即身體特別衰弱,已經不能服藥了。這說明病已經很嚴重了,身體各項機能都受損了,氣血都不能運營了,不能把藥帶到需要發揮作用的地點,喝藥也就沒用了,治療當然就非常困難了。  這一方面提醒我們,患者應重視自己健康,沒病時要注重預防,有小病時要及時治療、防微杜漸,不要等到疾病發展到非常難治的地步再去求助醫生;另一方面,也告訴患者,應正確認識生命的進程,努力提高生活品質。  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早期醫療活動常與巫術雜糅不分,很多巫醫能夠掌握一些疾病的產生原因及治療方法,因此也能對某些疾病產生療效。隨著人類文明發展,巫醫的隊伍也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部分捨棄鬼神,研究天人相應,形成以五行為構架、系統方法論為思維模式的醫學體系;另外一部分則拜倒在鬼神跟前乞求庇護,只講祝禱咒禁。因此,扁鵲認為,得了病不聽醫生的話,反而去求鬼神,這病自然不好治。  反觀當下,很多人不信任正規醫院醫生的治療,反而去相信所謂的“神醫”“秘方”,最終延誤病情甚至“雪上加霜”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換個角度看,“六不治”實際也是對醫生的要求。“不治”並不是拒絕給這樣的患者治療,而是指出治療這樣的患者比較困難,告訴醫生需要付出更多耐心、下更大功夫,才能達到病人和醫生的“標本相合”,才能治癒疾病。  首先,醫生要瞭解病人。《黃帝內經》中提出,醫者要“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也就是說,醫生要瞭解各地風俗習慣,如南方多濕、濱海多食海鮮等,瞭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如日常作息、飲食偏好等,才能對疾病作出更準確判斷。  其次,要會引導病人。沒有人不懼怕生死,醫生要把治療方法跟病人講清楚,告訴患者遵醫囑的好處有什麼、不按要求做的危害是什麼,還要引導患者正確養生、康復、防病,告訴他們怎樣才能擺脫疾病痛苦,而不遵醫囑又會有哪些不良後果。  最後,面對疾病,永不放棄。《黃帝內經》中將疾病比作是紮了刺、打了結、弄髒了東西,並告訴大家紮了刺可以拔,打了結可以解,弄髒了可以清洗,而對於那些所謂的不能治療的,只不過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這就要求醫生,面對疾病永遠不能放棄,要不斷學習研究,探索人類自身的奧秘。  你將生命託付於我,我盡醫者仁心鞠躬盡瘁。”這才是理想的醫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