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老人不宜吃參
7/13/2019


四類老人不宜吃參


中醫認為,夏季宜補氣。於是,初夏時節,購買參類產品補氣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但是,是否所有人都適合用參進補,不同體質該怎樣挑選參類產品,怎樣吃參才能發揮其最大功效?參類產品種類繁多  日前,記者走訪北京市朝陽區近10家中、西藥店發現,市場上的參產品種類繁多,且價格差別大。參產品按種類分主要有:吉林長白山產的人參、朝鮮半島產的高麗參及產自美國、加拿大的西洋參;按加工方式分主要有:參片、參膏、參粉三大類;售賣形式一般分為散裝及盒裝,盒裝一般比散裝要貴。以人參片為例,散裝人參片100克最低價為150元,而一盒包裝精美的100克人參片則要賣到298元。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人參並有文字記載的國家。我國《神農本草經》將人參列為上品,認為人參味甘,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對人參藥理作用的經典表述,一直影響到當代。人參的發現、採集、栽培和應用源於中國,後來傳至日本和韓國,再後來傳至北美和歐洲。隨著中醫文化的傳播,外國人也逐漸認識到人參的藥效作用,以美國為例,人參年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占草藥市場的15%~20%,是美國人最常用的中草藥之一。  參本身也有很多種類,按生長環境可分為野山參與園參。自然生長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參被稱為野山參,非常少見;市面上售賣的人參絕大多數都是人工培育出來的園參。參類按加工方法可分為生曬參、白參和紅參。人參品種不同,功效也各有差異,因此需要先辨別個人體質,再選擇合適的參。生曬參性微涼,味甘,經常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失眠多夢者,或糖尿病、癌症、腎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可適量用其進補。白參功效與生曬參類似,但功效較弱。紅參溫性,具有補氣溫陽作用,適合陽氣虛弱者,平時怕冷且手腳易冰涼的人適合吃。高麗參產自朝鮮半島,是紅參的一種,適用于冬季肢冷畏寒、陽氣不足者,如老年人及婦女寒證、陽虛證的人群。西洋參原產於北美地區,和其他參類不同,西洋參是一種“清涼”參,具有滋陰補氣、生津止渴、除煩躁、抗疲勞的功效。需要提醒的是,吃參也有季節之分,一般春天、夏天或早秋,天氣較熱時可吃生曬參、西洋參,晚秋和冬天,天氣較冷時可吃紅參。  雖然有研究顯示,人參的提取成分人參皂苷和人參多糖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但目前只是在體外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中得到了驗證。目前尚沒有實驗論證,吃人參就能有效預防癌症。吃參進補並非人人適合  中醫有句話說,該用人參時用人參,人參是補藥;在不該用人參時使用,人參就是毒藥。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食用補身。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孫樹俠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有四類老人尤其不宜用人參進補。  有膽囊炎或膽結石的老人。參類中含有的人參皂苷有類雌激素樣作用,會抑制膽道排泄,從而使膽汁變稠。臨床上發現,長期服用人參的人膽結石的發病率明顯會高。且中醫認為,急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均為濕熱旺盛,服食人參會助濕熱,使病情加重。  易失眠的老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大腦皮層過於興奮,導致體內的平衡受到影響。參類中的人參皂苷Rg類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會使失眠的人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平衡失調,這類人吃參,不僅不能夠促進睡眠,反而會加重失眠的情況。  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老人。人參中含有抗脂肪分解的物質,這種物質是一種具有蛋白質特性的肽類物質,其中的天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都有抗脂肪分解的特性。這種抗脂肪分解的物質,能抑制體內脂肪的分解,促進組織器官的脂肪增加,而脂肪的增加對患有動脈硬化的患者極為不利。高血壓患者一般血管彈性差,其原因也多是血管壁脂肪堆積。因此,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患者不宜食用人參。  血液黏稠度高的老人。參類中含有的人參總皂苷成分,有促進紅血球生長的作用,本身血液黏稠度就比較高的人,再讓紅血球生長,會令血液黏稠度更高,那麼病情就很難好轉。  此外,湖北省中醫院中醫老年病科主任醫師譚子虎表示,人參性熱,有口腔潰瘍、經常口乾舌燥、手心腳心發熱的人不適宜服用;體質虛寒的人可以吃,但也要酌情減量;感冒發熱時一般不宜服用人參。因發燒時心悸劇烈,服用人參會提高血液迴圈,使心悸更甚、使病情加重;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  孫樹俠表示,身體健康者過多使用人參進補,非但無益于健康,甚至還會招致疾病。尤其是懷孕後期的孕婦、嬰幼兒、少年兒童、血氣方剛的青壯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參。身患瘡、疥、癰或咽喉腫痛者,服用人參後可能導致瘡毒大發、經久不愈等嚴重後果。吃參別配幾樣食物  不論是人參還是其他進補品,譚子虎認為都要根據病人的體質來辨證施治。中醫建議有氣虛體弱者,宜進補人參製品,以補氣養血,調整陰陽平衡。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氣運行不息,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維繫著人體的生命進程。“氣虛”是指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用參類進補可調節機體恢復健康狀態。  孫樹俠表示,人工種植的五年以下人參為食材,五年以上的為藥材。人參作為藥食同源的食物,一般情況下,食用小劑量會促進人體健康,食用量每天不超過3~4克。譚子虎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參片、參粉和參膏在療效上並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劑型不一樣,吸收速度上人參膏會稍快。  此外,服用參類產品時,如要配以其他藥材或補品,建議先諮詢醫生的意見。兩位專家總結,參與以下幾種食物搭配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葡萄。參類與葡萄同吃影響人體對參類的吸收,從而降低保健效果。因為葡萄中含有鞣酸,極易與人參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沉澱。  茶。茶葉含有鞣質,易與人參皂苷結合,不易被人吸收。茶葉還含有咖啡因等物質,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參類也有類似作用,因此同時服用參和茶容易使人出現睡眠品質降低、煩躁、頭痛等現象。  蘿蔔。中醫認為,蘿蔔下大氣、消谷,現代研究表明,蘿蔔消食利尿。人參大補元氣,吃蘿蔔卻可破氣,這樣人參就起不到滋補作用了。此外,大部分的滋補品都有補氣作用,故均不宜與蘿蔔同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