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3/10/2020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時候胖點才可愛,到了青春期長個子,體重自然恢復正常。然而到了青春期,很多“小胖墩”不僅沒瘦下來,反倒被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肥胖伴發病找上門。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表示,兒童肥胖是一種病,需要及時干預,拖不得。

  不少家長疑惑,孩子胖到什麼程度需要看病?近日,中國婦女兒童肥胖控制專業委員會發佈的《中國兒童代謝健康性肥胖定義及篩查的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專家共識)給出了答案:身高體重比值(身高體重標準表中有明確指示)超過95%的同齡人,需要到婦幼保健機構評估,及時發現和糾正不當餵養導致的兒童肥胖。

  我國是世界肥胖兒童最多的國家,最新的第四次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全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時間增長了2倍,達到5300萬。究其原因,與攝入過多高糖飲料、不健康加工食品以及運動少有關。儘管如此,此前在兒童肥胖就診方面,我國一直沒有統一標準,很多肥胖兒童因此延誤甚至忽略就診。本次頒佈的專家共識首次對肥胖兒童就診標準做出明確規定,2~10歲的兒童,當身高體重比值超過90%的同性別同齡人時屬於體重超標,超過95%的同齡人時屬於嚴重超標;10歲以上兒童,除了持續監測體重指數,每年還要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肝功、血壓,一旦出現異常要儘快就醫。

  高珊表示,之所以很多肥胖兒童到了青春期還瘦不下來,是因為生活習慣是從幼年期形成的,如果從小就有不好的飲食習慣,長大後不僅難以自動改好,反而更胖。臨床發現,有些還沒成年的孩子就已經因肥胖導致高血壓。兒童期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會引起性發育障礙、個子矮小、運動障礙等。兒童、青少年時期的肥胖者,有75%的概率成人後依然體重超標,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4倍。

  不同地域不同性別年齡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差異,單靠家長肉眼很難分辨孩子是只需自行對生活習慣改善以減重,還是達到了需要就診的程度。高珊表示,一方面,家長要重視孩子在幼稚園、小學每年進行的體檢結果,如果查出有肥胖超重情況,要及時採取措施。另一方面,建議家長讀懂生長發育曲線圖表,辨別孩子在同齡人中的發育程度。

  為幫助孩子更好控制體重,高珊給出了不同年齡段的防控重點。

  0~2歲。家長應對照身高體重發育曲線表定期監測,如果體重短時間內異常快速增長,可能合併先天性疾病,需及時就診。

  2~10歲。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良好飲食習慣,讓其少吃零食、甜食,少喝或不喝甜飲料,保證充足睡眠和運動。如果肥胖也不要過於擔心,此階段可塑性強,通過調整生活習慣基本可以逆轉肥胖。

  10~18歲。孩子在外自主選擇飲食增多,家長要做好飲食教育,讓其少吃垃圾食品,如有肥胖和肥胖伴生疾病,應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