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醫療創新
3/11/2020



2020年十大醫療創新

gjrbkt.jpgC3现代健康Friday, January 3, 2020二○二○年一月三日 星期五  第17届年度医疗创新峰会日前在美国克利夫兰召开。峰会上的一大亮点是美国顶级医院克利夫兰诊所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医疗创新》,它们均是2020年最可能改变医疗保健领域的相关技术和药物。评委会由80名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组成,名誉首席健康官迈克尔·罗伊岑博士担任评委会主席。  1.双效骨质疏松药。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双效药物romosozumab(商品名Evenity)。这种单抗药物有助于抑制骨硬化蛋白活性,加速骨形成和减少骨吸收,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两项涉及7180名参试患者的试验证实了该药的有效性。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该药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的参试者,发生新椎体骨折的风险分别降低了73%和75%。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与阿仑膦酸钠单药疗法相比,接受新药治疗24个月可使新椎体骨折风险降低48%。  2.微创二尖瓣手术的推广应用。二尖瓣是控制血液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的阀门,但在75岁以上人群中,约10%的人二尖瓣存在缺陷,导致血液反流。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高,易致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微创手术治疗二尖瓣反流具有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的优势。如果将微创技术应用范围扩大至其他无法缓解症状的患者,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福音。  3.甲状腺素转运蛋白治疗淀粉样心肌病。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是一种进行性、诊断不足和潜在致命的心血管疾病。淀粉样蛋白纤维沉积于左心室内壁,使心肌变硬,最终会导致心衰。2019年5月,美国FDA批准辉瑞公司新药tafamidis上市。这种新药可防止蛋白质出错,进而显著降低淀粉样心肌病致死率。该药是有史以来第一种用于治疗ATTR-CM的获批新药。  4.花生过敏新疗法。约2.5%的父母不得不面对一个可怕的现实——他们的孩子随时可能因为过敏反应而无法呼吸。花生是最常见致敏食物之一。要预防花生过敏,一方面需严格排除饮食中的花生成分;另一方面,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必须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急救药物。尽管紧急肾上腺素可降低意外花生过敏的严重性和风险,但却无法彻底治疗花生过敏。科学家最新研发的一款口服生物制剂AR101,可帮助花生过敏患者逐渐增强对花生暴露的耐受性,进而提高保护作用。这种新口服免疫治疗药的有效性已经获得3期临床试验证实,2020年有望获得FDA批准。新疗法适用于4~17岁花生过敏患者。  5.闭环脊髓电刺激可止痛。慢性疼痛令患者苦不堪言,除了服用阿片类药物之外,通过植入装置对脊髓进行电刺激也是一种流行疗法。对于那些对药物治疗、理疗、心理治疗及神经阻滞疗法都不太见效的慢性疼痛患者而言,脊椎电刺激疗法的确是一种有效选择,不过,电刺激不够或者过度刺激都会影响治疗效果。最新的闭环电刺激可以实现植入装置与脊髓之间更好的沟通,优化刺激,缓解疼痛。  6.生物制剂促进骨科修复。骨科手术后,身体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研究发现,细胞、血液成分、生长因子和其他天然物质等生物制品,可取代或利用身体自身力量,促进康复进程,有助于骨科修复。  7.抗菌包膜预防心脏植入装置感染。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50万患者接受植入式心脏电子设备。对这些病人来说,感染是危及生命的潜在并发症。科学家最新发明的一种可嵌入抗生素包膜(抗菌包膜)可以包裹心脏植入设备,进而有效预防感染。  8.Bempedoicacid帮助他汀不耐受患者降低胆固醇。美国成年人中未经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率高达40%,这种情况会增加心脏病和卒中等严重健康风险。亚太心血管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亚洲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迅猛,中国中年人心脏病患病率与美国基本持平。他汀类药物是高胆固醇血症的典型治疗方法,但这种治疗会使一些患者产生难以忍受的肌肉疼痛。新型降脂药Bempedoicacid(一种口服ATP柠檬酸裂解酶抑制剂)为这类病人提供了替代疗法,降低坏胆固醇的同时,还能避免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一项为期52周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服用该药12周就可使坏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降低18%和22%。该药安全性和耐受性都比他汀类药物更好。  9.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应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个性化抗肿瘤药物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抑制PARP介导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在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肿瘤中导致过度DNA损伤的积累,从而引发细胞死亡。PARP抑制剂是卵巢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可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目前已经获批用于晚期癌症的一线维持治疗。截至目前,全球共有4款PARP抑制剂上市,分别是奥拉帕利、鲁卡帕利、他拉唑帕利和尼拉帕利。几项大规模试验正在进行中,PARP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巨大进展。  10.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新药物。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又称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室肌正常收缩,但心脏无法正常充盈血液,导致血液无法泵送至身体各部,从而造成心衰。目前的治疗大多只是缓解伴随的情况和症状。最新研发的被称为SGLT2抑制剂的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可以作为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新选择。2019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用于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成年患者的心力衰竭风险。儿童肥胖有了新标准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时候胖点才可爱,到了青春期长个子,体重自然恢复正常。然而到了青春期,很多“小胖墩”不仅没瘦下来,反倒被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肥胖伴发病找上门。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珊表示,儿童肥胖是一种病,需要及时干预,拖不得。  不少家长疑惑,孩子胖到什么程度需要看病?近日,中国妇女儿童肥胖控制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儿童代谢健康性肥胖定义及筛查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给出了答案:身高体重比值(身高体重标准表中有明确指示)超过95%的同龄人,需要到妇幼保健机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喂养导致的儿童肥胖。  我国是世界肥胖儿童最多的国家,最新的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时间增长了2倍,达到5300万。究其原因,与摄入过多高糖饮料、不健康加工食品以及运动少有关。尽管如此,此前在儿童肥胖就诊方面,我国一直没有统一标准,很多肥胖儿童因此延误甚至忽略就诊。本次颁布的专家共识首次对肥胖儿童就诊标准做出明确规定,2~10岁的儿童,当身高体重比值超过90%的同性别同龄人时属于体重超标,超过95%的同龄人时属于严重超标;10岁以上儿童,除了持续监测体重指数,每年还要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肝功、血压,一旦出现异常要尽快就医。  高珊表示,之所以很多肥胖儿童到了青春期还瘦不下来,是因为生活习惯是从幼年期形成的,如果从小就有不好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仅难以自动改好,反而更胖。临床发现,有些还没成年的孩子就已经因肥胖导致高血压。儿童期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会引起性发育障碍、个子矮小、运动障碍等。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者,有75%的概率成人后依然体重超标,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4倍。  不同地域不同性别年龄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差异,单靠家长肉眼很难分辨孩子是只需自行对生活习惯改善以减重,还是达到了需要就诊的程度。高珊表示,一方面,家长要重视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每年进行的体检结果,如果查出有肥胖超重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建议家长读懂生长发育曲线图表,辨别孩子在同龄人中的发育程度。  为帮助孩子更好控制体重,高珊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防控重点。  0~2岁。家长应对照身高体重发育曲线表定期监测,如果体重短时间内异常快速增长,可能合并先天性疾病,需及时就诊。  2~10岁。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让其少吃零食、甜食,少喝或不喝甜饮料,保证充足睡眠和运动。如果肥胖也不要过于担心,此阶段可塑性强,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基本可以逆转肥胖。  10~18岁。孩子在外自主选择饮食增多,家长要做好饮食教育,让其少吃垃圾食品,如有肥胖和肥胖伴生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8829003_mafc_1577086925002.jpg2020年十大医疗创新  长久以来,催眠在人们心中都有着神秘的印象:一位催眠师在被催眠者面前,让怀表不停地左右摆动,被催眠的人目光呆滞,此时无论催眠师问什么问题,都会如实相告。  生活中的催眠真是这样的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病房副主任医师罗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催眠确实存在,只不过上述画面所描绘的场景是一种“舞台催眠”,利用催眠导入来控制他人,不符合伦理道德。从广义角度来说,催眠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又称为单一意念状态或恍惚状态。在临床心理学中,催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与“舞台催眠”不同,临床催眠强调合作和尊重,目的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解决内心困扰。  催眠被当做治疗手段使用最早是在1775年,当时的学者认为这是由治疗师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现代临床催眠主要是指来访者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入注意力高度专注的聚焦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改变来访者的主观体验,影响其感知觉、情绪、想法甚至行为,从而帮助来访者处理当前遇到的心理困扰。罗佳说:“生活中的催眠无处不见,比如当一个人被口若悬河的推销员吸引过去,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推销说辞中,并为之打动时,就处于一种催眠状态。”  临床催眠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治疗流派,而是心理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工具,通常与其他疗法相结合,适用范围比较广,比如低自尊、疼痛、焦虑、轻度抑郁、压力管理、失眠、心理创伤等常见的心理问题,都能借助临床催眠来进一步提高疗效,但前提是来访者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开展之前,治疗师不仅要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也要对其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评估。通常而言,催眠包括一个导入程序,来访者将会被暗示,从而进入想象体验中,暗示包括让来访者调整身体找到舒服的坐姿,使用有吸引力的言语来让来访者的注意力聚焦;随后进入恍惚状态,在来访者恍惚状态下对其进行创伤处理,矫正歪曲认知,激活其内在资源等;最后让来访者与现实建立联系,再回到清醒状态。  现代临床催眠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自我疗愈的能力或经历,这些潜在的能力或经历就好比宝贵的积极资源,只是被人们隐藏或遗忘了,借助催眠的手段,可以发掘或利用这些深藏的资源,帮助来访者解决当前遇到的困难。“比如面对一位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后背疼痛的来访者时,通过催眠进入到恍惚状态,来访者可重新回忆起童年跑进母亲被窝时那种温暖而放松的感觉,通过暗示,引导来访者将这种温暖放松的感觉放入其疼痛的后背,重新体验后背的躯体感觉,疼痛可逐渐减轻。”罗佳说,利用催眠,治疗师可以绕开来访者的阻抗(不愿表达内心想法),直接对话潜意识,接受来访者要传达的信息,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沟通方式。进入恍惚状态 纠正错误认知催眠疗法 与患者的潜意识对话  《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版》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年平均新增患者1000万,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如此庞大的人群中,能说出自己的血压值,以及血压正常值的人并不多,特别是25~34岁的年轻男性,血压控制不尽人意。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许多脏器并发症。但大多数患者平时无症状,只是在体检或偶尔测血压时才发现已经患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侯晓峰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血压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过去常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现在门诊中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查出原发性高血压,其中以男性患者居多,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认识不足。自本世纪初以来,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和控制得到了全面提高,但这三项指数在18~39岁年龄段年轻人中却很糟糕,其高血压筛查和管理不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统计发现,在高血压前期情况中,男性患病风险比例更高(34%),女性仅有13%。不同性别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也不同,有86%的年轻女性了解高血压,男性这一比例只有68%。在治疗和控制方面,性别比例差距也很大,分别为男性44%、女性61%和男性34%、女性52%。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更关注高血压,占比超过三成。此外,无论是对健康还是对高血压的关注度,女性都略高于男性。不少年轻患者高血压前期症状不明显,轻微的只会头痛、眼花、耳鸣、心悸、记忆力减退,特别容易忽视。  作息紊乱。很多年轻男性由于工作原因,连续熬夜加班。研究发现,睡眠减少3小时以上,高血压发生比例明显增高。另外,不少人喜欢吃宵夜缓解压力,可能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动脉血管早早开始硬化。此外,整日坐在电脑前,回家就瘫在沙发上玩手机,运动严重不足也是诱因。  吸烟喝酒。美国牛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研究发现,中国有2/3年轻男性吸烟,且大多是在20岁之前。研究称,烟草中很多成分可直接兴奋大脑,刺激心脏血管,导致心跳加速,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进而令血压升高。喝酒也会助长高血压的威风,长期饮酒会使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对于高血压易感人群,饮酒后会心跳加快,心脏搏出血量增多,特别容易引起血压升高。研究表明,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低于20~30克、女性低于10~20克,对血压影响较小,大于这个范围则对血压影响较大。  压力过大。年轻男性处于工作上升期,压力大、精神紧张,特别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侯晓峰表示,当人情绪紧张时,主要通过肾上腺髓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两个通路实施血压调节。一方面,紧张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另一方面,刺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等分泌增加,使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心率增快,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人愤怒时,动脉外周阻力增加,会引起舒张压显著升高;焦虑、恐惧时,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会明显升高。  侯晓峰提醒,高血压可导致许多脏器并发症,如高血压肾病、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建议年轻男性即使未查出高血压,也应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家里可以常备一个血压计,发现血压超过135/85毫米汞柱,要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均衡饮食,荤素、粗细搭配;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强度,坚持规律锻炼;控制每天食盐量在6克以下;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整情绪,找到合适的宣泄渠道;戒烟限酒。高血压,年轻男性控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