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說“不”訓練克制 多給信任減少嘮叨 六歲前要嚴管,青春期少干預
7/16/2020


學會說“不”訓練克制 多給信任減少嘮叨 六歲前要嚴管,青春期少干預

  18歲以前,人的心理年齡可以劃分為很多個時期。時期越多意味著變化越多,可塑性越強。哪個階段變化最多?排在第一位是6歲以前,第二位是青春期。這兩個階段對孩子適當適度教育,對其一生影響重大。我認為,6歲前要嚴管,青春期少干預。

  孩子早期表現出任性的時間是3~5歲。3歲前,孩子的哭聲一般是他身體痛苦的感受表達,是一種信號,家長要説明孩子解除痛苦並給予關愛。但3歲後,孩子的哭聲多了一層含義,有了意向表達。比如,帶他去商場,看見好玩的東西非要得到,不買就大鬧。一旦孩子有這種“不達目的不甘休”的行為出現,就要有意識地對其進行“說不”教育,進行克制訓練。比如,孩子在商店想要小汽車玩具,但家裡已經一堆了,這時要告訴他不能再買了。如果孩子哭,就把他抱回家,不打也不罵,任他哭,不要管,讓他知道哭也沒有用。但家長也不能讓孩子太壓抑了,可以跟他說,“以後有什麼事能不能好好跟我說,如果你能說服我,我可能會考慮你的要求”。如果孩子又提到想要小汽車,這時家長可以趁機對其教育,“你想買的小汽車和家裡的有什麼區別嗎”,這也是鼓勵孩子與你交流的一種方式,看看他們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這個交流要有原則,即3:1,孩子要求三次就滿足他一次,讓他知道交流有用。如果這時能把“說不”的克制訓練處理好,以後家長再說“不行”“不允許”的事他就不會鬧了;如果孩子真想堅持,他知道跟你商量。這樣到青春期,親子關係就好處了。需要提醒的是,“說不”的環境要講究,要讓孩子單獨面對你,最好不要有其他人在場。克制訓練的同時,還要做好“克制誘惑”教育。兩者區別在於,克制訓練是家長在身邊時引導,克制誘惑是家長不在時孩子能不能實現自我控制。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誘惑性的東西訓練孩子:找點魚片、巧克力等孩子愛吃的零食,剛開始有意識地3天給孩子吃一次,當他們差不多養成習慣時,告訴孩子,“這次給的東西能不能不吃,3天之後我再給你加三份,但如果你吃掉了,3天后就不給了”。目的是讓孩子知道,“等待能獲取更大滿足”。這個訓練是克制孩子衝動的一個好方法。等他上學後,你要告訴他,現在的克制是為了今後的長遠發展。

  孩子進入青春期,獨立意識、逆反行為開始出現,家長也要適時調整教育模式,不能一味強硬。1.“要求和命令”的口氣改成“商量”的口氣。孩子長大了,有些事要自己做,在他們需要幫助時幫忙,不需要時儘量不干預、少說話。孩子哪些方面做得不對,要與其商量,減少命令式說教。2.把孩子當作同事朋友一樣尊重對待。青春期孩子需要獨立的心理空間,要尊重他們的隱私。3.善於從孩子的態度中發現自己的教育方式有無問題。有時候,你用什麼方式對待孩子,他就以什麼方式對你。當孩子對你不尊重時,可能是你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無言自威”,面對青春期孩子,有時候話點到了即可,千萬不要管得沒有節制,讓孩子吃不消。4.要關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其相關家庭背景。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階段的孩子合群性發展非常突出,很多心裡話不跟父母、老師講,但會告訴好朋友。因此,要想知道孩子的近況,瞭解他身邊的朋友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想要認識孩子的朋友,方法也很簡單,在孩子生日時,讓他請幾個好朋友到家做客就行了。如果發現孩子交友不慎,可以給他提建議,“我覺得你的某個朋友好像有點問題,你覺得呢”,話說到就足夠了,後續他會關注的。5.要給孩子信任,減少不必要的嘮叨。信任是雙方的默契表現,孩子青春期時,家長一定不要嘮叨,嘮叨只會讓他離你越來越遠,大度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