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類母女關系,影響孩子個性
1/30/2021


五類母女關系,影響孩子個性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可40歲的杜女士與母親的關系卻沒那麽親密,周末回家和母親相處時總覺得尴尬,論起事來動不動就吵架。看到別人家的母女跟姐兒倆似的無話不談,杜女士非常羨慕,繼而陷入困惑,“爲何我和母親的關系沒那麽親?  提到母女關系,很多人理所當然地想到“骨肉情深”“情同姐妹”等相敬相愛的詞彙。但現實生活中,不同家庭裏的母女關系千姿百態。山東省婦聯家庭教育中心主任王俊昇表示,從社會學與生物學意義上講,母親與女兒是至親,但兩人的關系不是單一的,有不同類型,對女兒個性也會造成不同影響。  閨蜜型。此類母女是知心好友,相處中有更多尊重和平等,表現爲生活上彼此照顧、噓寒問暖、貼心細致;情感上交流密切,經常談心,母親會從女兒角度思考,適度引導孩子。這種關系下成長起來的女兒,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征求母親的意見,共同商討面對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女兒進入青春叛逆期時,對于原則性問題,母親的態度一定要明確,不要模棱兩可,否則會造成女兒的誤解。  欣賞型。這是較爲理想的母女關系,表現爲雙方人格獨立,有自己的邊界,同時又能近距離關注對方。日常生活中,母親能帶著客觀、欣賞的態度對待女兒的學習、生活、交友問題;不溺愛、不縱容,尊重事實,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允許孩子出錯,鼓勵其探索。這種模式成長起來的女兒,往往更自信、樂觀、積極上進,目標明確並願意不斷努力。面對很多人生抉擇,能聽從他人建議,同時又能獨立自主地做出合理的選擇。王俊昇強調,欣賞並不是要肯定一切,而是帶著欣賞的態度對待女兒所有的嘗試,既能接受問題的出現,同時可以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上兩種都屬于良好的相處模式,但也有不少母女,關系中確實存在阻礙。  陌生人型。母女二人雖然同處一室,卻從不分享各自的喜悅悲傷,也不交流所思所想,情感連接很薄弱。在這種相處模式中,女兒很難在情感上依賴母親,得不到溫暖和支持,近乎母愛缺失,對人也許會比較冷漠,也可能在其他人身上彌補依戀,變得不獨立,很黏人。另外,由于女兒在許多人生大事上缺少來自母親的建議,容易做出不理智選擇。王俊昇說,這種模式下成長的女兒,自己當了母親後,往往會出現兩種較爲極端的母女交流模式:繼續複制陌生的相處方式;或者成爲陌生的反面,過度幹預,成爲獨裁型母親。  陌生人型母女關系的成因,也許是母親本身就是較爲自我,缺乏照料意願的人。王俊昇說,如果母女有意改善關系,臨床上可以適當用“接觸療法”,增加母親對孩子的依戀,給予孩子安全感,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貶低型。這種母女關系一般表現爲雙方心裏都不服氣,對對方的言行及處事方式不認同。母親對女兒的良好表現不表揚、不認可,甚至對女兒從幼年到成年整個過程中的言行、爲人多持否定或排斥態度。王俊昇認爲,這種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女兒,對母親給予的照顧和養育也不知感恩。當提及“母親”二字時,女兒第一反應更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要變成她的樣子”,而實際上又無法走出母親的影子。比如女兒一方面認爲母親只是一個家庭主婦,樣子邋遢,不注重打扮,“上不了台面”,另一方面自己平日裏也不注重形象。  母親難以認同女兒,可能存在自我不認同,或者對女兒期待太高,想把孩子“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這樣的母親要認識到,人無完人,不要把自己的未盡心願強行放到女兒身上。如果有所期盼,應該溝通傾訴,讓女兒充分理解,強扭的瓜不甜。  獨裁型。“虎媽”在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社會交往等事情時處于強勢地位,對女兒的大事小情說一不二;以“愛”的名義,對女兒的日常生活、學習交往超前規劃並嚴格掌控,稍有偏差就焦慮不安,自責並責怪女兒;對女兒各方面處于擔憂或不放心狀態,始終不敢給女兒任何選擇權。久而久之,女兒在涉及個人的具體事項處理上總是以母親的意志和選擇爲主。在這種母親的影響下,女兒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表現:一直順從母親的意志,人生所有的選擇包括擇偶等均會聽從母親意願;或者和母親一樣,成爲獨裁型,進入青春期後,逆反心理更嚴重,會與母親發生激烈衝突,最終成爲和母親一樣甚至更強勢的女性。  王俊昇說,獨裁型母親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自我接納不充分,想操控一切事情。建議這樣的母親接受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不是任何事情都能精確把控的,給予孩子充分的成長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