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情緒正在悄悄影響壽命, 心理學專家有10條‘排毒秘笈’
2/4/2021


壞情緒正在悄悄影響壽命, 心理學專家有10條‘排毒秘笈’

  愉悅時心境開朗,生氣時怒火中燒,焦慮時輾轉反側,悲傷時痛哭流涕……情緒就像一面鏡子,反映生活點滴。

  人們產生各種情緒很正常,但如果負面情緒持續時間過長,就會影響健康,甚至引發疾病。

  丹麥一項歷時11年、涉及9870名成年人的新研究發現,與沒有情緒問題的人對比:

  常因夫妻關係出現情緒困擾的人死亡率增加1倍;

  常因親子關係焦慮的人死亡率增加50%;

  常跟家人爭吵的人死亡率升高1倍;

  常與鄰居爭吵的人死亡率增加2倍。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世界精神醫學期刊》上的研究也發現,有嚴重精神問題的人壽命平均減少7~24年。

  還有研究顯示,近七成都市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之中,可因此引發抑鬱、焦慮等精神類疾病,甚至誘發多種器質性病變。如何及時為心靈排毒,是現代人需要關注的問題。

  不要把事物絕對化

  “不是白就是黑,絕無中間過渡部分”,這種思維源於對自己的苛刻要求。

  凡事力求十全十美,對任何小失誤或不完善都無法忍受,甚至感到極大失望和恐慌;若遇到挫折,更會有徹底失敗的感覺。

  這反映出一個人的成熟度不夠,為人處事的靈活性也較差,容易導致焦慮抑鬱情緒。

  看人不要以偏概全

  日常生活中,這種偏差的思維模式,正在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

  有人會因看不慣同事的衣著打扮、說話風格而判定他們一定不好相處;有人會由於傾慕朋友某種性格,就把他看得處處可愛。

  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容易損害正常社交,會對整個人的情緒狀態產生不良影響。

  多關注正面消息

  我們每天都要接收各種資訊,好壞均有。正常情況下,人們會憑藉選擇性過濾的本能,濾掉不需要的資訊,留下需要的,加以處理。

  但有些人會出現過濾偏差,濾掉好的,留下負面的。

  我們身邊並不缺少美,可當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負面事物上,就會忽略這些美好,人也會變得不快樂。

  少用消極思維思考

  總是用負面思維模式看待人生,那麼世界是黑暗的,即使面對光明,也絲毫感受不到。

  比如日常交往中,會把別人對你衣著打扮的讚美,當成是有意圖的阿諛奉承。

  擁有這種思維慣性的人,無法在人際交往中感受到快樂,也很難獲得交流帶來的身心益處。

  不要武斷妄下結論

  不經過實際論證,便武斷得出負面結論,認為別人總是針對自己。

  比如,路過人群,被同事多看了幾眼,就懷疑是不是有人在後背議論自己。人在情緒低落時,尤其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這種主觀臆斷的心理狀態,不僅自己痛苦,也會使社交受限,逐漸變得不敢與人相處。

  放大優點縮小錯誤

  有些人在對待自己的錯誤時,習慣誇大其嚴重性,一件普通的負面事件也能當成“世界末日”,走入極端,覺得自己無可取之處。

  比如某天被領導批評,會立刻擔心飯碗要丟了;別人都誇長得好看,仍會煩惱自己眼睛不夠大,皮膚不夠白。

  極端自卑的心理狀態,不僅徒增煩惱,更會讓人在社交中處於劣勢。

  掌控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的思維和情感對其行動影響巨大,如果你的思維和情感是消極的,你的行動也會受限,變得畏首畏尾,甚至採取錯誤的應對方法。

  不被“應該”所控

  在給自己制訂計畫和目標時,不少人會使用這樣的句式:“我今天應該完成策劃,明天必須談妥一單。”如果計畫沒有按時完成,便會覺得無助和自責。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應該”傾向。

  “應該”傾向是一種壓力和負擔,特別是你將其強加于他人時,很容易被人看作是在胡亂指手畫腳。

  少給人亂貼標籤

  貼標籤是指給自己或他人冠以不適當的“身份”,當一個人給自己或他人貼上某種標籤時,就會趨向於把行動調整為與所貼標籤內容一致,心理學上稱為“標籤效應”。

  貼標籤有正面和負面兩種,但以負面居多,因此常會導致負面情緒和後果。

  別把錯誤總歸罪於自己

  一個簡單的例子:領導在會上講到個別同志近期工作不努力,有些人就會習慣性地對號入座,認為領導批評的是自己。

  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總是將某個負面事件或批評與自己聯繫起來,並把罪責歸於自己,極易導致內疚。

  時間久了,這種歸罪自己的“責任感”終將讓你不堪重負,或隱忍傷己,或爆發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