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兒女好品格



[新麗人]
2/4/2014


    良好的品格是衡量一個人生命素質的標準,奠定孩子品格的基礎,而父母親是決定孩子的品格的關鍵人物。教養出有品格的小孩是父母最具挑戰性的任務,卻也是最重要的責任;父母需要從小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能在複雜的環境裡,仍堅持自己正確的價值框架,做最好的道德選擇。

    很多時候做父母都為社會不良風氣扼腕,大量低品質、缺道德的電視節目和媒體訊息,正以無比的威力摧殘良好的道德觀念,也許我們失望到以為傳統的優良價值觀已經不適用了,很多基本的價值觀,如:愛心、孝順、誠實、同理心、正義感、謙遜、尊重、責任感、美好的靈性等,其實這些很根本的「終極價值」並沒有改變,因為這是 神擺在我們心里的良知但是,現今后現代社會扭曲的價值觀,造成顛覆「絕對真理」的洪濤,父母極需要理解新環境、新挑戰,重新學習新態度與新方法。所有關心孩子品格與價值發展的父母,需要學習的,不只是要培養一個「乖順聽話」的孩子,而是能在複雜的環境裡,仍有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做合乎神的教導、最有智慧的決定。

父母的身教重於言教

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形象十分神圣,他们代表神。孩子首先是从父母的品格、以及对人的態度和行為來建立品格。八歲以下的小孩是從模仿中學習的。父母對神、對人的態度和處事的原则,会成為儿女最重要的學習對象。

保持良好的溝通管道。

親子間若能保有開放自由的對話,父母多使用「同理心」的溝通方式。當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他的心,溝通的管道自然會暢通,孩子也比較不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建立孩子好品格的最重要基礎。與其拿著放大鏡,責備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如多關心孩子的內心,針對他的努力和進步,給予正面回響。一句真心讚美、一個鼓勵擁抱、一段親密的相處時光,都比運用技巧來得更有影響力。

管教孩童,從「心」開始

管教的主要目的是教導孩子有道德的行為。花工夫磨塑孩子的心和品德的父母,比較不需要花那麼多工夫去磨塑孩子的外在行為。就如圣經箴言四23所教導的:「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管教是以愛做基礎,針對孩子所犯的過錯嚴重程度,給予適當的懲罰。原則是要孩子能學到功課,目的是讓孩子學會「是非對錯」的觀念,管教不是為發洩父母的怒氣!管教大致可分為兩大類:「鼓勵式的管教和糾正式的管教」。鼓勵式的管教有肯定、讚美、獎勵。。。糾正式的管教則包括:口頭訓話(溝通)、罰站/坐(Time out)、打屁股、剝奪權利。

教導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要為孩子立界線,孩子可以從小就開始學會為選擇的後果「負責任」。即使再小的孩子,也可以開始做一些小小的決定和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刺激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孩子做錯事正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父母可以運用開放式的提問,教孩子從錯誤的行為中學習經驗、學習面對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讓孩子承擔自己錯誤行為所帶來的痛苦後果,比如:孩子不肯收 拾玩具,就得接受「玩具被收到箱子,一星期不能玩」的結果。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