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基因進化導致人類比猴子胖
7/16/2019


研究發現基因進化導致人類比猴子胖\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我們經常用「瘦得跟猴似的」來形容特別瘦的人。的確,與人類相比,猴子等靈長動物的確特別瘦。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這可能是因為人類脂肪細胞裡DNA(脫氧核糖核酸)的「打包」方式不同,導致人體儲存白色脂肪的能力更強。
  人類體脂率健康標準約為14%至31%,而野生靈長動物的體脂率含量通常在9%以下,因此即使是有明顯八塊腹肌的型男,與猴子相比也是「胖子」。
  美國杜克大學日前發佈的新聞公報說,該校人員對人類、黑猩猩和獼猴的脂肪樣本進行比較研究,發現脂肪細胞內部DNA打包方式的不同削弱了人體將白色「壞脂肪」轉化成棕色「好脂肪」的能力。
  白色脂肪負責存儲能量,棕色脂肪則負責消耗能量來發熱,棕色脂肪比例越低,人就越容易發胖。研究發現,靈長動物DNA裡有一些促進白色脂肪棕化的區域,它們在人體細胞裡隱藏較深,使脂肪棕化能力受限。
  在細胞核裡,DNA鏈纏繞在蛋白質上,折疊「打包」成複雜的「線團」,也就是染色質。這導致DNA鏈大部分區域被緊密包裹,只有一小部分處於鬆散的「開放」狀態,能與調控蛋白質結合,從而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在英國《基因組生物學與進化》雜誌上發表論文說,在白色脂肪細胞中,大約780個染色質區域的開放程度在黑猩猩和獼猴體內差不多高,只在人體內明顯降低,從而降低了人體脂肪棕化的能力。
  脂肪棕化能力下降對追求減肥的人來說是壞事,但在進化史上,這個變化可能有著重要意義。與黑猩猩「分家」之後,人類祖先腦容量在幾百萬年的時間裡增加到原來的3倍,加強脂肪儲存有助於滿足大腦飛速增長的能量需求,帶來生存優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