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的pandemics - Covid19 and Plastic Waste
12/27/2020


COVID Pandemic and Plastic Tsunami 

2020這過去的一年,在社會大眾盲然、錯愕、哀傷、孤單、憤怒、混亂下述焉即逝。時序進入冬寒,在聖誕期間,傳出 COVID vaccines 已分發到三千多個定點,這給水深火熱中受困民眾帶來一絲希望。首先給一線醫護人員注射,其次是安養院內的院民,再其次是 essential workers...但何時才能輪到自己?疫苗生產量夠嗎?效果能持續多久?能不能抵擋新變異病毒?注射後會不會有 side effects?有人拒打疫苗、或是打了卻不再戴口罩,怎麼辦?...打還是不打?戴還是不戴?混沌不安的2020,盼望中充滿了疑問,來年會好轉嗎?還是更不確定?...人們在2020年的間隙裡焦慮著…

感恩節後,州府又發出通告,全州再次 lock-down,這是今年第N次緊急狀況,社區居民已經習慣了,處驚不變,既然不允許群聚,大伙就去採買,有的網路上買,有的逛街,為了過聖誕節,shopping plazas 仍然車滿為患,商店裡還是人進人出,大包小包的抱著推著;既然不允許dine-in,連戶外餐飲也嚴限,大家就網上訂餐外帶,或是 curbside 取貨(其實還是有餐廳繼續營業,也繼續有人光臨)。好心的鄰舍透過 next door平台,還不停的推薦去這家去那家買,要大家共體時艱,照顧社區裡的商舖。

疫災下人人受到影響,只是不同階層的人受影響的程度不同。在美國ㄧ般中產階級以上的人,與勞動人員相比,其實受到衝擊並不算大,只是生活上增加許多不方便,畢竟他們還有收入、存款、房產、退休金、與投資,他們的富裕可從四月之後,股市持續增長看得出來。即使疫情吃緊,這批中上階層的人,購買力並未減弱,他們正是刺激經濟成長的主要群體。

由於消費力強勁,配合著購買方式的多元化,再加上各級政府不停的散發 stay-at-home 禁令,人心惶惶拚命囤積,很明顯的造成廢棄物隨着 COVID 疫情持續驫昇,其中以醫療廢棄物與塑料廢棄物最為顯著,包括口罩、手套、塑料防疫衣褲等 PPE,這使得 waste management 公司壓力遽增。不僅如此,還有人不負責任,隨便棄置廢棄物,很多塑料包裝、容器、塑料袋、PPE流落到溪邊水畔,也有不少給吹到或沖到海裡,這使原本海洋污染更加惡化,造成全球性 plastic pandemic,比 tsunami 更強勁,使生物的存活大受影響,看來地球需緊急送 ICU了。

根據廢棄物處理公司今年七八月份的統計,在 COVID pandemic 前,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天製造出4磅固體廢棄物,自三月份疫情擴大後,廢棄物增長至少 25∼30%。2020年十一月份 Scientific America 期刊上及其他刊物也報導了疫情期間全球海域塑料廢棄物激增的問題,其中以 PPE 及塑料容器最為嚴重。

居家期間,一位環科系的學生找我給他的畢業專題報告提供意見,他的題目就是針對河川水域裡的塑料廢棄物作分析調查。我們討論了幾種不同的場址、取樣、與分析方法,他也參與了海岸淨灘活動,訪談了其他參與者的分類觀察情況,自己還在學校附近兩個不同的社區溪流作了初步調查,根據他所觀察到的資料顯示,除了金屬物質、紙類、玻璃、傢俱、木塊、與針筒外,就以塑料廢棄物居多,其中有水瓶、餐盒、包裝袋、咖啡杯、吸管、以及一些塑料殘片等,基本上我們的觀察與上述期刊報導相吻合。

我們在過去幾篇文章裡多次提到塑料垃圾問題,呼籲大家注意,採取「少用」與「拒用」的辦法 (Reduce and Refuse),來減少自己的塑料腳印。我們曾報導過一些年輕人的覺醒,努力促使社會大眾參與減少使用塑膠吸管的行動;另外也報導過一些年輕人在政客置之不理的情況下,已自行設法清理太平洋裡的塑料垃圾島,這些都是值得關心與學習的義舉。

在過去這 blurry 2020 年裡,我們除了躲避瘟疫、消費吃喝、製造垃圾外,能不能為自己留下美好的身影?為新的2021年開起一線希望?聖誕節期,趁著沒雨的日子,出來放風,沿著水渠走走,賞水鳥飛鷹,看野地裡的 bobcat and groundhog,希望它們沒受到病毒與廢棄物衝擊,可還是常看見塑膠瓶、口罩等掉落水邊。

歲寒冬至,暗夜深長,造物者説 “Let there be Light”,是的,我們都可以是社區裡的一束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