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今天,「聖誕節」似乎就是一個純商業購物的慶典,與宗教信仰無關。無論是有基督教與天主教文化背景的地區,或是絕對無神論的、或是絕對有神論且與諸神共舞的社會,幾乎都一樣,各種商業機構早在過節前一兩個月,就已擺開聖誕禮物與歡慶的盛宴,同時開啟各式減價文宣,借著網路、報章、影音等管道,不停的轟擊廣大消費群眾,刺激大伙「一定要擁有」的強烈購買欲。
為了什麼慶祝聖誕?
這個節期的重點就是「禮物」,要不就是吃「特餐」,或是參加 party,大家彼此祝賀,交換禮物,這與慶祝誰的生日無關。有的小孩坐在聖誕樹旁,想著可能是為 Santa Claus 慶生吧,要不然為什麼這陣子常看見那穿紅衣戴紅帽的人呢?只是通常慶生會的主角會得禮物,但這個 Santa 是給別人禮物,有點奇怪?還有人說: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多災難、太恐怖、或太無聊了,「聖誕節」能帶來短暫歡樂,又可享受新鮮禮物與吃喝,何樂不為?
幾年前,美國Ohio 州某一城的學區,把慶祝聖誕與擺設馬槽、聖母、聖嬰、牛驢的布景裝設給取消了,說是「政教」要分離。結果惹火了一群學童的父母,一狀告進官府,理由是「破壞傳統」,傷了孩子的心。後來主審法官判決學區敗訴,原因是:「聖誕節」只是民間傳統,行之千餘年,在美國也有200多年歷史,這與宗教信仰無關,學校只要不公開唸聖經與祈禱,並無禁止慶祝之理。所以,「聖誕節」既是傳統,那麼慶祝到底是為了啥?
在慶祝誰的生日?
也許正如前面說的:「聖誕節」是在慶祝Santa 的生日,這個笑呵呵、白鬍鬚、穿紅衣戴紅帽的老人是那來的?有一傳說:Santa 是小亞細亞,今土耳其地區的通俗名字,第三世紀初,曾有個早期基督教修士或主教,在那個區域潛修,他捐出所有資財,濟助貧病,常走訪整個區域,關心孩童,因此頗孚眾望,大家稱他 Santa Nicolas,後來,在歐洲不同文化裡,就衍生出好多類似人物與故事,名字也變成 St. Nicolas。可 Santa 是怎麼移民美國的?有一說法是:「他」可能是隨著荷蘭(Dutch)早期移民在1773∼74年來到北美洲,這些荷蘭家庭每年紀念一位 Sint Klaas 的傳奇人物 (是St. Nicolas荷語別名),後來漸漸成為北美移民文化的一部分。
那麼慶祝「聖誕節」的傳統,到底與基督或天主教信仰裡的聖子耶穌有無關連?其實聖經並沒記載耶穌何時誕生,十二月份伯利恆曠野天寒地凍,不可能有牧羊人在野地看羊,自然也不會在那時跑去看聖嬰臥在馬槽,可能有牧羊人在曠野的時間是夏末秋初,雨季來臨前。「聖誕節」起源據說與冬至有關,在西元第二世紀,羅馬人每年十二月底慶祝收成,他們就選在冬至 solstice,太陽要回轉的時期,彼此交換禮物慶賀,實則是拜太陽。後來在第三世紀,羅馬教會就選在同一天慶祝聖誕,直到第六世紀初,一位羅馬君王頒定十二月廿五日為「聖誕節」,以後一千多年就形成傳統。
如此看來,「聖誕節」的時間與慶祝方式似乎與聖子誕生沒啥關係,除了教堂舉行聖誕特會外,在後現代的社會裡,消費者關心的是「禮物」,各種商業促銷關心的是「金銀」,誰管那借童貞女誕生的彌賽亞呢?他來是為拯救人的靈魂,但人的靈魂反被物質享受給「解放」了。
一百年前的聖誕禮物
幾年前出差時,在機場買了一本書旅途中閱讀,書名 ”Silent Night” ,記載百年前的一段歷史事蹟,故事稍稍凸顯出「聖誕」的真意,畢竟聖子耶穌降世,不是為爭權奪利與物質享樂,他是位「和平君王」,為建立永世和平而犧牲。
話說正一百年前(1914),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法兩軍與德意志聯軍交戰,雙方傷亡不少。在戰區前線,兩軍對峙陷於膠著,此時正是雨雪紛飛接近聖誕節期,死者棄屍沙場沒人管,生者在泥濘的戰壕裡,忍餓挨凍苟延殘喘。雙方的軍士們不約而同的想起昔日在家鄉慶祝聖誕的歡愉,面對今日殺戮戰場,不知為何而戰,真是分外辛酸。
但神奇的事就這樣發生了,在不同的戰線,雙方軍士們竟在聖誕前夕有了默契,放下武器不相互射擊,有的點起蠟燭,有的做成簡易聖誕樹放在戰壕邊,還有的躍出戰壕,各自收集戰死同袍的屍體,雙方的軍牧也開始接觸,在兩軍之間 “No-Man-Land”舉行簡單追思安葬儀式,頌讀詩篇23篇、祈禱。此時有些軍士們,彼此交換食物或紀念品,以此慶祝聖誕,入夜後有人開始唱起聖誕歌曲,此起彼應,正是「平安夜,聖善夜」的寫照。
次日,雙方仍然無意開槍作戰,清晨,彼此互祝「聖誕平安快樂」,交換家裡寄來的糖果。中午,有些軍士們竟在中間地段踢起足球,雙方較勁十分激烈,不分勝負,玩的意猶未盡,直到上層將領察覺,發出禁令,違者法辦嚴逞才作罷。
這一段故事,在人性昏暗時期燃起一絲亮光,讓人隱約體驗到聖誕到底是何義?是禮物嗎?是歡樂嗎?還是…是何原因使這群軍士在艱難中,在物質困乏,命在旦夕的狀況下,能化干戈於和睦,擁抱仇敵,成為兄弟?...百年前的聖誕故事,緩緩的從歷史裡走出來,竟透漏出一些早為今人遺忘的真義。
敬祝大家2014聖誕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