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人生勝利族或勇氣族

徐敏雄
9/4/2017


最近在暑期團體督導中跟同學們聊到耶魯大學退休教授William Deresiewicz寫的《優秀的綿羊》一書,他認為全球一流高教學府培育出來的有時並非傑出人才,而是一群「優秀的綿羊」,因為他們只會順從地往同一方向前進。

一、人生的勝利組,其實很茫然

(一)蒙眼的賽馬

許多高成就感的學生認為自己應該跑得比別人快,在人生路上很少落敗。為了維持這種形象,他們必須時刻表現出超強抗壓性,以免在別人面前自曝其短。所以他們不容易敞開心胸讓別人認識真實的自己,更不可能跟同學腦力激盪出新創意;結果只能獨自承擔高競爭壓力、封閉、寂寞和恐懼。所謂「好學生」,就像在圓形競賽場中被矇著眼睛不斷狂繞圈子的賽馬。

(二)A+的毒癮

吸毒的人剛開始希望得到超越現實生活的快感,可是一旦上癮後,使用毒品就不再是為了這種快感,而是消除沒有藥品的焦慮!同樣地,對許多高成就感的學生來說,諸如「名校」和「A+」等也像毒品般,剛開始確實能增添他們的自信心和愉悅感;可是一旦上癮後,這些「象徵」就超越原本該有的角色,學生獲得它們只是為了暫時消除對失敗或不被肯定的焦慮和恐懼!


二、Deresiewicz建議的教育新出路

1.克服對失敗的恐懼,將其視為成長的資產
2.強調博雅教育,從文學藝術中認清自我與生命價值
3.師生願意打開自己、真誠互動
4.跳脫名校與排行榜的迷思
5.進入真實社會與多元文化和差異者交流
6.改變入學條件、降低學費、改善經費來源

三、敏雄提供培養差異共存或接受不完美勇氣的參考

(一)不預設人是同質的:

高中畢業前,每個課堂幾乎都是穿一樣的制服,讀一樣的課本,回答一樣的答案。我們長期習慣「同質」,看到生活出現「異質」就會覺得它是「雜質」。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預設人本來就有不同,面對差異時即使有些違和感,也不至過度恐懼。

(二)從學習包容小異質開始

小時候大家都打過預防針,目的是產生自然抗體,以便未來面對更強烈的病毒時有較強的抵抗力。同樣地,如果我們不過度潔癖地清除生活中的小差異,也能增加自己未來面對大差異的勇氣。

(三)要把自己放在合適的位置

很多人面對差異或批評會覺得難受,通常是把自己放在過於完美的優渥位置,受到負面評價就覺得「別人不尊重我」。事實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的價值觀也有所差異,所以對同一件事表達不同偏好也是稀鬆平常。把自己放在合適位置,才不會讓自己下不了臺。

(四)累積信任安全的生活記憶

如果我們能擁有信任關係,就能產生安全感,也比較有勇氣面對差異或被討厭的聲音。因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身旁的人建立信任連結,讓自己擁有更穩定的安全感,也可以強化被討厭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