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生活最理想

黎幗華


教會生活最理想

文/黎幗華(Elizabeth Lau)

早前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說他去了教堂十多年,聽過百多次的講道,現在一篇都記不起來。他的結論就是上不上教堂對他來說都不重要,為了節省時間,他現在不再上教堂了。為此,我想起自己上教堂的經驗,在此跟大家分享。

上教堂為了崇拜:頌讚,祈禱和聽道

星期天上教堂,我穿著齊整,帶著嚴肅的態度,為的是去崇拜我的神。經過一個星期的生活,時刻都感受到上帝的保守和帶領,所以每到星期天,我就高高興興地上教堂去,跟著其他教友一起崇拜這位守護我的神,向他獻上自己真心誠意的謝意。當大家同心合意,高聲、口唱心和去頌讚神的偉大時,這種歌聲常常震撼我心,原來這麼多人有著同一的心意來歌頌我們的真神。我多次想,他日在天堂,歌聲是否也是如此響徹雲衢。

我喜歡祈禱,告訴我的神,我是多麼感謝祂多年來天天對我的眷佑、體諒、寬恕和愛護。祂的恩賜往往是意想不到,祂的賜予常常在我還沒有開聲禱告前早已預備。這位愛我如此深的神,我怎能不走到祂的跟前說聲謝謝。再說,既然我認識這位大能的神,我不走到祂跟前維持親密關係,豈非自己的損失。這種溝通對我來說確是珍貴。

我承認不是每星期的講道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有些講員所講的道理我不明白,是太深奧還是自己沒有專心去聆聽,或是自己為日常的事務而分心,這些都是大有可能。可是,大部份的牧者都認真地把聖經的道理教導會眾,用耶穌生平的事蹟和教訓來提醒我們,神的愛是何等偉大。上帝的大能和大愛並非人所能想像,這些信息給我帶來安慰和鼓勵,重新給我力量振作起來,再次給我勇氣向前衝刺。有的時候,這些信息竟留存在我心中多年而不散,或甚至影響我對生活和事物的觀點。

上教堂給我事奉的機會:金錢和工作的事奉

今天我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有房子可以遮風擋雨,有高床軟枕可以安睡。米缸常滿,冰箱堆滿食物,三餐不缺,四季衣服隨意選擇。生活上實在一無所缺。我們沒有家族的庇蔭,沒有家產遺傳下來,細心回想,自己當年來美國是帶著一百元上路,數十年來有吃有穿,是誰給我們豐富的供應?無可否認,是我的主我的神無限量的供應。也就是說,我有的都是上帝賜予,今天我把神給我的還一點給神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我樂意奉獻金錢。

我來美國時是一個全無技能的小丫頭,藉著獎學金完成大學和研究院的教育,才成為一個專業社工。既然上帝安排我有這樣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我為甚麼吝嗇不盡力去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在教會裡,雖然人材濟濟,但肢體各有不同的功能,何況教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手來做不同的工作,在自己還有力氣的時候,這時不幫忙還待何時!在社區裡,我做義工來回饋社會,在自己屬靈的家,更沒有藉口不出一份力量。

團契生活

在團契活動中弟兄姐妹們分享生命的見証,他們如何得到上帝的恩寵,如何在艱苦中及時得到上帝的幫助,在絕望中出現神蹟等等。

我喜歡跟不同背景的教友來往,在社交和家庭生活中,見証到他們把基督的愛活出來。在教會裡是聽道,但在團契裡,我見証到教友們傳道和行道。這些見証鼓勵我向他們學效,給我機會跟在他們後面也一起做,體會到施比受更為有福。團契的弟兄姐妹們很有愛心,一人身體出現問題,大家齊心禱告,懇切求上帝大能的手醫治。有需要的家庭,大家都伸出援手,探訪安慰、天天送餐、開車接送、看顧小孩等,經濟有需要的就慷慨送上金錢。互愛互助比親人還親。這種有真愛的生活很難在別處找到。

主日學和查經班

聖經實在是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我們生活的指南。甚麼問題都可以在聖經內找出答案。可是這本聖經卻又是一本深奧的書,要尋求經文內的真正意義並不是那麼容易,常常翻來翻去都看不明白。在教會裡,就是學習聖經的好地方。在主日學和查經班,有對聖經有研究的長老或導師,耐心詳細解釋真道。如果遇上靈性的問題,大家提出討論和分享。有些具有鼓勵性的金句常常給教友們帶來安慰和盼望。現今的生活常遇上困難,弟兄姐妹們就用這些金句像藥物般注射在我們身體內,把沮喪的、失敗的、氣餒的和失去方向的拉回來。讓上帝的光重新照在我們身上,再一次過著有盼望、有信心和愛心的生活。

總結一句,上教堂不單只在星期天聽道,這是個理想的地方來敬拜愛護我們的上帝,讓耶穌的大愛展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最理想的生活就是教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