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的陪伴者

葉貞屏


受苦的陪伴者
文/葉貞屏(宇宙光總幹事兼關輔中心主任)

嬰兒自呱呱墜地起,一位多年的老友那天在電話中很消沉難過的說:「我的一位好友前天跳樓自殺了。她去年得了乳癌,今年又復發,我知道她的情緒很低沉,所以總是找她聊天,上週我知道她喜歡吃柿子就買來寄給她,她收到還打電話給我,挺開心的……」「她癌症復發之後,我最擔心的就是她好像失去了希望,我自己是學醫的,乳癌其實以她的期數並不是末期,以現在的醫術,她其實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為什麼她就放棄自己了呢?」

剛放下電話,還在收拾思緒的我,必須立刻趕赴與一位精神科醫師的個案討論會,這位醫師很年輕,卻因為多年前的一次意外而必須終身與輪椅為友,這是兩年來第一次見到他,很開心。

我知道他深受神經痛以及各種不適之苦,在過去兩年的休養中,他努力地寫著書並完成一部分,宇宙光的編輯都翹首等候他的書稿出爐。前陣子身體狀態較穩定,他就開始恢復行醫助人的工作,看到他認真純樸的笑容以及對病人真誠的關懷,完全看不出病魔在他身上的勢力。與他道別時,我知道為什麼他的病人喜歡找他。

不再以苦難為人生的焦點,對過去的傷痛不再自憐,一樣的苦難,不一樣的人生。

誰說人的生命走來必定全然美好而無憾?老子道德經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禍福之間,得失誰定?

前幾天在國語日報上看到:大提琴家張正傑日前發生車禍,造成左手骨折,原本短時間內不能演奏大提琴,但他關心「小天使家園」愛心募款音樂會,決定如期舉行活動,決定用鼻子演奏大提琴,是音樂界的創舉。帶給別人歡樂,有時要付上身體不適甚至痛苦的代價。

T.Keller牧師在《婚姻解密》一書中探討到愛的情感與行動。Keller牧師談到「當我們並沒有特別想陪孩子去看球賽,卻仍願意陪孩子去看球賽,從某種意義上反而是更愛他,因為這樣的行動是為了尋求他們的好處更甚於滿足自己。」

帶給別人益處,常常要付上讓自己並不一定愉快的代價。

年輕的精神科醫師願意忍受自己身體上的不便繼續助人,使他的重症病人在自己醫師的身上看到勇氣;以斯帖在一個異邦宮中冒死違例晉見國王,才得以拯救她的本族脫離滅亡;主耶穌的身體必須被荊棘、釘子、槍茅刺得粉碎,祂裡面的生命才能像活水一樣傾倒出來給口渴的罪人喝。他們對人生的苦難似乎都有一種類似的態度,非常類似像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心理學教授陶德.卡珊登(Todd B. Kashdan)&「波特蘭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合著的《允許自己不快樂:勇敢悲觀、放心落淚,不再強顏歡笑的幸福練習》一書中提到:「人與其努力設法提升快樂指數,不如要有能力面對所有的心理狀態,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並且適切回應人生百態。」

這個世界上,許多人都沒有辦法避免失敗、虛偽、倦怠、遭到拒絕、自我懷疑和討厭自己,因此,出於壓抑負向情緒的積極正向不是耶穌給我們的榜樣;事實上,如果我們不願接納人生中無可避免的痛苦,無論是離婚、親人死亡還是工作上沒有得到升遷,這時痛苦就會變成煎熬。當我們迴避情感、身體或人際關係上越來越不適的感受時,煎熬反而會開始形成。羅納德.貝德洛(Ronald Bedlow)和他的同事發現:「如果能承受不同的負面打擊,並且將這些打擊轉化成正面的力量,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就具備了調適力;如果盡可能逃避負面經驗,並且壓抑負面的感受,那麼無論是對工作動力還是個人發展都沒有幫助。」貝德洛的研究團隊也強調,關於心理狀態,還有一個重點時常被忽略,那就是「心理狀態只是暫時的」;人們在談論快樂或是憂鬱的時候,往往假設這是相對穩定的經驗,但事實上,人是在「有正面也有負面」的不同狀態之間轉換,所以他們發現:願意、也能夠轉換到無論正面或是負面的狀態,並且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達成最好的結果,這樣的人往往是最健康、最成功也最優秀的學習者,並且能享受最深刻的幸福。心理學家把這稱之為「20%的優勢」,因為不只80%的時間經歷了正面狀態,剩下20%的時間也能善用負面狀態的好處。

以賽亞書三十三章第23節告訴我們:「瘸腿的把掠物奪去了」,當我們自己或我們所關心的人「瘸腿」了,擁抱神所賜給我們的「20%的優勢」,陪著自己與所愛的人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那被仇敵奪去的掠物,必能在這種不放棄的愛中被奪回。